第38章 (第2/3页)
中最好的一个,但它必须要在政府设定了规则并充作裁判的竞技场上才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我们现在并非真的处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中。我们只是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其实,我们通过动物精神的全部内容所形成的对经济的完整观点,说明了政府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古典理论中存在完全就业的情形可能是对的。但我们认为,乐观和悲观的潮汐造成了总需求的巨大变化。因为工资主要是由于对公平性的考虑决定的,需求的变化就无法传导为价格的调整,只能通过就业的调整来体现。当需求下降时,失业就会增加。减弱这些变化正是政府的作用。
好的,我们再强调一下前面讲过的内容,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不光是卖给人们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还卖给他们觉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在金融市场上,它导致了放肆的行为,以及造成更大范围内经济问题的银行破产。所有这些过程都被故事推动。人们讲给自己的故事,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关于其他人会怎样做的故事,以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会怎样做的故事,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这些故事并不稳定,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
这样一个充满了动物精神的世界,给了政府插手的机会。政府的角色应该是设定条件,使得我们的动物精神可以在其中创造性地为更重大的利益服务。政府必须制定游戏的规则。
我们为什么和那些食古不化的经济学家不同,有一个根本的原因,他们认为经济应该自由放任,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该在制定规则方面发挥最少的作用。我们和他们不同,是因为我们对于经济有不同的认识。其实我们觉得,如果人们完全理性,而且他们几乎全部按照经济动机来行动,那么我们也会相信政府不应该在管制金融市场上发挥什么作用,甚至在决定总需求水平上也不应有什么影响。
但是,和假设完全相反,动物精神的所有内容都倾向于在某些时候推动经济朝某个方向发展,而有时又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就会发生巨大的就业摆动。金融市场也会不时地陷入混乱。
八个问题
我们的看法应该能够被人们接受,不仅仅因为它解释了宏观经济的历史。它应该被接受的原因还在于它能够详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运作。关于动物精神的证据大量存在于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五章里面:信心,公平,腐败,货币幻觉,以及故事。它们才是人们行动的真实动机。它们无所不在。主流宏观经济学假设它们不具有任何重要作用,让我们觉得真是荒谬。
如果认识到动物精神在回答八个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假设就更让我们觉得它双倍荒谬。本书后面几章讨论的八个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萧条?为什么中央银行拥有真正的权力?为什么存在非自愿失业?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什么储蓄如此易变?为什么股票市场起伏如此狂野?为什么房产市场的周期变化如此巨大?以及,为什么少数种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