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移民(下) (第2/3页)
些宋钱,在东海买不到东西,必须要到钱庄兑换了这种东海钱才能使用。”他说着从也从怀里掏出几个钱来,一个个的排在张大牛面前。
张大牛看过去,桌上排着的四枚式样、颜色各不相同,其中两个一白、一青,外圆内方,是惯见的式样,而另外两个分作金银二色,都是个圆饼,中间无孔,但式样花纹看上去却是精美异常。
管事先指着白色的方孔钱,“这枚白铁钱面值一,宋钱无论大小轻重,在我东海,都只能一钱换一钱。”他又抬头一笑:“不过,换不换各人自主,我们绝不强求。反正在这岛上,就算一钱没有,只要肯卖力,也饿不死人。”
又指着青色方孔钱:“这是面值三的青铜钱,重量与蔡太师铸得十大钱一样,份量绝对十足!”
他再一指两枚无孔钱:“这两枚钱,中间无孔,但周围都有齿纹。这些齿纹也只有我东海的名匠才能刻得出来。所以若是无齿,那就是假钱……这枚金铜钱,上面刻着莲花,所以也叫金花钱,当二十用,而这枚刻着枫叶的则是银叶钱,千足真银,当一贯。除了几枚之外。还有个抵十贯用的如意金钱。不过造得很少,我手上也没有,却不能给老兄看了。”
管事把几枚钱币一通介绍,笑咪咪的说道:“所以兄弟你该明白,为何你的孝敬俺不敢收了罢?”
张大牛又是一愣,他根本没听明白。
管事摇了摇头,带着点怜悯的神色。叹道:“兄弟,你怎么不开窍呢?俺已经说得很直白了,在台湾岛上,换钱地,就只有外地来地客商和新上岛的移民。若是俺不拿去换。只藏在家里,那这些宋钱根本就是一不值,对俺来说,又有何用?但若是俺拿着宋钱去公中开的钱庄去兑换,给钱庄的管事们报上去,你以为俺现在这个位子还能保得住吗?!”管事说到最后,声色俱厉,一脸的怒气腾腾,周围的人纷纷侧目,
张大牛骇得双股直颤。浑家王氏把两个孩儿揽在身后。也吓得不敢说话。
“以后在岛上别玩这些花样,大当家最忌讳这些事。若是给查出来。谁都没好果子吃!”管事板着脸从张大牛手上拿过书,随手写上几个字,还了回去,冷声道:“出门向东,到广场上的车站坐车……”他再瞥一眼桌上的那串宋钱,又不屑地哼了一声:“何况这点钱,我东海也没人放在眼里!”
一通训斥之后,张大牛一家被赶了出去,被安排地村寨依然是兴洋乡。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门,听着门外守卫的指点,一家人转而向东,没费多少功夫,便到了港外市镇中的广场上。广场一角,正停着十几辆大车。张大牛估摸着,按照早前管事所言,那里应是所谓的车站。
张大牛领着妻儿慢慢的走过去,坐在大车旁的一群人中,一个干瘦的汉子起身迎了过来。
“新来地?”那人走近了便问。
张大牛点头连连:“回官人,俺正是!”
“!俺可不是什么官人……”那人一声嗤笑,“不过是个赶大车的!”他冲着张大牛一伸手,“书呢?”
张大牛狐疑的看了他两眼,虽依言将书递了过去,却不愿松手。
那人不耐烦的一把扯过,“磨蹭什么?!”把书翻开一看,便回头喊道:“老四,兴洋四村,是你的人!”
人群中,又站起一个年轻小伙子,看起来有些惫赖。他慢慢吞吞地走了过来,接过书,确认了一下,随手一指最远处的一辆四车:“你们上去坐好。”他抬头再一看天色,“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半月后,张大牛站在重犁之上,虚虚挥着皮鞭,驱使着两头肥壮的水牛在烧荒过后的田地中向前趟着。灰黑色的草木余烬前日遭了雨后,再被犁头深深翻过,便与田土搅合在了一起。
一畦田将将耕完,张大牛抬头看天,日上正中,却已经到了晌午。三顷多注1的永业田连成一片,尽是过火后的灰黑,只有他身后翻耕后的田土,才是混杂着黑黄二色。不过半日下来,才翻耕了不到十亩,要把所有的田地全部深耕一遍,还得再费上近十日。
从两头腿脚已经开始打颤的水牛身上卸下铁犁,放了它们到一旁沟渠里休息,张大牛也抄起了田垄上地篮子,找了块避日头地树荫坐了下来。篮子里面,装着几个大竹筒。竹筒中,有着浑家备好的午饭和清水。一边就着蒸熟地鱼干下饭,一边看着两头水牛在河水里载浮载沉。他一家四口人,按东海的公告,应该发下的八头耕牛,但实际上,就只配发了两大两小四头耕牛——据说这是一时间人来的太多,耕牛储备跟不上的缘故——其中两头小牛才不过半岁,走路都打晃,今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