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章 (第2/3页)

时他的大哥已死,只会到他的二哥,两人还合照了一张照片。他(指蒋)说他因为地位的关系,”归宗复姓“实在没有办法,给他二哥留下一笔钱。并对他说:以后如果有困难,可以拿照片去找他,但只可以说是朋友,决不能说是兄弟。他二哥是个老实的乡下人,一直遵守诺言,从来没有到南京找过他。

      这个传说比较接近,或系绍发写信以后,由那个三家村学究传出风声,附会而成。但事实上是有出入的,因为绍发并没有会到他的弟弟,而他去重庆的时候,唯一的凭据是他欢个”人“,还有一张寄双挂号信的收据。基于这个传说,当时还流传蒋介石曾亲自烧掉那张照片云云,这个戏剧化的镜头是很”辣“的,因为它尖锐地衬托了三发子的个性,说明了人们对于他是如何愤愤不平。传说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事实:绍发的确去我过他的胞弟;同时在各种传说中都没有写出绍发的名字。使绍发冒险去找三发子的动机是生活,在”水、旱、蝗,汤“的灾难中无法挣扎,他活不下去了,水、旱、蝗容易了解,水是水灾,旱是旱灾,蝗是蝗灾,但”汤“是什么灾呢?说来可笑,原来指的是蒋介石手下一员大将”汤恩伯“,当时汤的部队在河南驻扎,竟使河南人民大声疾呼惨痛的口号,”宁愿日本兵烧杀,不让汤恩伯驻扎!“——在天灾人祸煎熬之中,绍发便在一九四一年夏天自像入川,投奔他的弟弟三发子去了。

      绍发的妻子虽然反对,到头来没奈何只好同意绍发上路。列位看官,当时当地,一个农民长途旅行可不是件简单事情,何况成功失致都难料!如果绍发投奔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亲戚倒也罢了,偏偏是一个”当今皇上“。而且世道不宁,交通不便,火车经常出事,日机经常空袭,盗贼遍地,关卡重叠,古老中国有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抗战时期的旅行,替它作了最好的注解。绍发的妻子为他杀了只鸡供祭祖宗,绍发的小儿子就吆喝着毛驴送了父亲一阵,他母亲在后边哭哭啼啼送她丈夫上路。绍发到了洛阳,就把毛驴卖了作盘缠,还向他在洛阳当警察的大儿子要点使用。他大儿子原先是反对的,说:”蒋委员长不一定就是三爷,是三爷他会不会承认?一个不对劲,脑袋搬家有你的份!“绍发气愤答道,”蒋委员长是三爷,准没错!他发达了,祖宗不能不要!俺找他见见面,问问你奶奶(祖母)在哪里,也不能说俺犯法!“绍发大儿子拗他不过,到火车站上替他弄了张三等半票,但上了车越想越不对劲,要他父亲下来,一个在车上反杭,‘一个在车下死拉,结果把绍发那件半新不归的蓝布大褂挂了一条缝,火车还是把绍发载走了。

      当时的铁路糟透,过黄河铁桥时摇摇欲坠,而且车卡得分成两截,火车在桥上犹似蜗牛,爬得旅客又急又怕,爬过桥头一身大汗。过潼关时怕日本兵在对岸开炮,又要冒着危险冲锋,总而言之,当时的铁路是肝肠寸断,当时的旅客是愁肠百结。到达宝鸡绍发这才透过一口气来,火车到了终点,可是绍发又担上心事:他买不起西北公路局长途汽车的客票,又没有钱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