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第3/3页)
邵阳战地书报供应所,1940年在邓县创办三一出版社,后任西安东南中学教师,上海《大公报》编辑,1947年赴台北建立《大公报》分馆,1949年赴香港任《新晚报》编辑主任、代总编辑。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长篇小说《金陵春梦》、《草山残梦》,小说《长相忆》、《苍天》、《赎罪》,电影文学剧本《华灯初上》、《一见钟情》、《血染黄金》、《菊子姑娘》等。
其中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历史演义体小说《金陵春梦》,写蒋介石从发迹、上台到失败的经历,60年代风行内地
另,《草山残梦》八卷,写蒋介石到台湾以后的生活,《蒋后主秘录》写蒋经国,《苍天》写香港两个家庭的变迁。
关于《金陵春梦》及其他
《开卷》主编先生说,“从《金陵春梦》到《草山残梦》,从当时的广受注意到今天大家犹在关心它的出版,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部书一直在读者们关心之中,但你自己从来没有写过有关的东西。我们《开卷》早已想请你写一篇关于你是怎样写作《金陵春梦》的文章,但知道你于一九七八年九月突因脑溢血进了医院,之后转到了从化疗养院医治半身不遂,近悉疗养情况不恶,已能扶杖而行,和外界的接触也已稍有增加,只是恢复写作尚须有待。在这情况下,我们想请你慢慢写这篇文章,详述《金陵春梦》这套书诞生的过程以飨读者,但以不要影响你的治疗和休养为原则。”
《开卷》主编先生为我说了“开场白”,希望列位别抱怨我这个正在医院的人说这些芝麻绿豆小事,太“不中听”才好。
事情要从《侍卫官杂记》开始。《新晚报》曾刊登这篇小说,之后出版了单行本。作者宋乔写蒋介石的肤浅与无聊相当有趣,读者却有这么一个意见:蒋介石当真是这样浅薄可笑?为了说明蒋介石之所以成为蒋介石——他连美国总统都曾为之头痛,《新晚报》的主编以为最好能再写一篇,在读者印象中塑造一个“真正的蒋介石”。而且这种意见越来越多。这大概是由于当时全国解放为时未久,人们对蒋的“厉害”记忆犹新之故罢?
编辑部开例会时,总编辑罗承勋先生便把这件事提了出来。与会者人人摇头,表示不感兴趣和不能胜任,对于“写蒋介石”没有创作冲动。大家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对蒋认识不够,无从下手,最后一致提议函请北京等地老前辈帮忙。不久回信来到: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替香港报纸写小说,请《新晚报》自己解决。
已经记不清开过几次例会,反正最后决定作为一个写作任务处理,而末了这任务竟落在我的身上。在《大公报》、《新晚报》的编辑部里,说到写文章,真是好手似云,而所以轮到我这个“附骥尾者”,同事们的意见是:一、我在蒋介石“发迹”的上海住过;二、上过抗日战争前方;三、到过内战前方;四、跑过一些地方,包括台湾;五、其实这是个重要原因,当时我每天写稿不过两三千字,“反正你有空,就这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