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3/3页)
开展与巩固基础。在游击运动中,军事上尚有不少主观弱点,在我们党生活与组织内部保存着不健全与各种倾向性”[328] 的缺点错误作了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强调:“我们必须以布尔塞维克的忠诚和坚决斗争的精神,彻底执行中央一贯到底的正确策略路线”。[329]
在全面抗战爆发的新形势下,东北抗战和东北抗联的工作任务必然要发生重大转变,其肩负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吉东下江特委扩大会议紧紧把握中央精神和实际状况,及时布置了吉东抗日斗争工作格局,指出在军事上要以“抄袭日贼的后路,促成日贼主力瓦解” [330] 为基本方针,坚持“必须加紧主要铁路干线航运交通以及新的道路与其他军事建筑的破坏、袭击,对薄弱市镇与守备空虚的封锁线集团部落,加以突破攻袭。夺取可能占领之粮食区及便利进出之地点,组成游击队较巩固的军事根据地” [331] 的游击战略,在条件不成熟时避免与敌决战以保存有生力量;在政治上加强抗日宣传,改善军民关系,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坏敌伪组织,注重策反伪军,发展抗日群众运动,促进同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团结,“要号召许多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学生参加抗日军,并给以革命教育”;[332] 在党的建设上坚持“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困难,我们在观念上、政治上、组织上、日常工作上,必须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和原则”, [333] 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注意培养干部特别是青年、少数民族和妇女干部,严肃党纪,反对和清除“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警惕“离开民族革命中无产阶级原则立场的尾巴主义、投降主义”,[334] 特别强调:“我们要在民族解放战斗中,吸收工农成份及一切忠实于共产主义的革命分子,成千成万的加入党,充实党的力量到群众斗争的各方面,保证无产阶级对中国民族革命战争的政治领导,争取最后的胜利”。[335] 实践证明,上述所有主要论述和工作格局,不仅在抗联斗争高潮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奠定了吉东长期坚持抗日斗争的思想理论基础。【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东北抗联贯彻执行遵义会议以来中央政治路线、把毛泽东的重要论述同东北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和全党一样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过程。在这方面,北满党组织和抗联部队的工作尤为显著,李兆麟、冯仲云、张兰生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遵循“毛泽东同志在中共苏区党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提纲及结论,这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在李兆麟二月意见书的基础上,1938年4月底5月初,北满临时省委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内巴兰河上游大青山召开了第七次常委会议,在由冯仲云起草、张兰生宣读的会议报告中,北满临时省委指出:“我党伟大的中央,在马克思、昂格思(即恩格斯——引者注)、列宁、斯大林学说陶冶之下的中央,能够迅速的及时的根据了客观的环境和主观力量,决定了自己的斗争的主要的方向,规定革命力量的配置,而定出革命现阶段的战略是,联合全中国人民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麻痹其他帝国主义的动摇性,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实现无产阶级政治领导,以取得中华人民的解放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