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3/3页)
战争的好地方。
早在1926年,这个地区就有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
1926年和1927年,南康、信丰、赣县、上犹、崇义和南雄等县,先后建立了工会和农民协会。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一部分部队经过这里,给群众留下了部分枪支弹药。到了1928年春天,这几个县的农民,举行了武装暴动,给予国民党的地方当局和地主武装以沉重打击,为创建工农武装和建立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29年1月以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红四军 从井冈山转战到这里,与赣南党组织一道,创建了赣南革命根据地。
年年征战,岁岁烽烟,直至1931年以后,赣粤边区就成为中央苏区的西南屏障。到长征开始时,这里也给予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以有力的支援。而当我们突围部队到达油山之后,它便成为敌人注目的中心了。
在军事上,敌人以超过我们几十倍的兵力,对我们进行了严密的包围和封锁。
在政治上,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整顿保甲制度,实行“一人通‘匪’,十家连坐;一家窝‘匪’,十家同祸”的联保连坐法,张贴“凡通‘匪’、济‘匪’、窝‘匪’者,一律格杀勿论”的反动布告,妄图切断群众与游击队的血肉联系。
在经济上,他们专门制订了“封锁匪区纲要”,颁布了《断匪接济办法》,严格控制墟场集市,限制各种买卖:“凡接近匪区最前方各地之商店,其货物只准人民零买,不准整批发卖。”至于粮食、食盐、药品以及汽油、煤油、电料、钢铁、紫铜、白铅、硝磺等,更是“绝对的一律禁止输入匪区”,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在深山密林里。
因此,敌情严重,环境恶劣,斗争残酷。但是,在敌人的内部,也不是无隙可乘的。国民党驻赣第六绥靖区司令官余汉谋是广东军阀,他想利用“剿共”,乘机把赣南变成他的势力范围;而蒋介石既想利用他“剿共”,又暗中防备他再向北扩充势力。因此,余与蒋介石之间,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之间,矛盾重重,经常发生摩擦。
我们就在这几种敌人势力的接合处的缝隙间,利用矛盾,穿来穿去,神出鬼没,开展活动。我们在赣粤边先后开辟了五个游击区:
油山区——位于江两信丰、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这里山岭连绵,形势险峻。山谷里散布着小村庄和稻田,世代居住着劳动人民,这是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北山区——在南雄西北帽子峰的周围。这里有很大的原始森林,走上几天都看不见边。
信丰、南康、赣县区——中心在大龙,大部分为丘陵地带,人口相当稠密。
南山区——在龙南、全南、定南、信丰和南雄交界处。
上犹、崇义区——在赣粤湘三省交界处,大部分是森林地带。
我们这五个游击区,既远离长征的红军主力,又跟南方八省的其他游击区完全隔断,就像大海里的几个“岛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