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3页)
。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一、敬——身心整齐严肃,时刻都心怀惧意。没有事情时,身心安泰,应对事情时,要心神专一。心在身体之内,要像太阳刚升起时一样清明。
二、静坐——每天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抽出时间静坐四刻,体验反复往来的仁心,心神正直,身体要像鼎一般固实。
三、早起——天一亮就起,醒来后不要贪恋被窝。
四、读书不二——一本书还没有看完,就不去看别的书,不要东翻西阅,去追求一些表面的知识。
五、读史——丙申年,买来三史阅读。父亲说你借钱买书,我会尽力替你归还。你如能把这些书圈点一遍,就是没有辜负我。从此以后每天圈点十页,若间断了,就是不孝。
六、谨言——对此每时每刻都要留心,这是首要之功夫。
七、养气——气存丹田。内心坦荡,没有不可告人之事。
八、保身——十二月,接到父亲的手谕,要我“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刻刻好比在养病一般”。
九、日知所亡——每天读书,都要把心得记录下来,并探求其中的深意。
十、月无忘所能——每个月写作几首诗文,以检验自己获得了多少道理,积养的正气是否旺盛,但如果沉溺于这些东西,也最容易让人丧失斗志。
※详解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义之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这种重视不仅反映在将其作为普遍的社会规范,即使在一家之内,也是把它看得十分重要的,这类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如羊祜在《诫子书》中教育儿子如何处世待人。他先从自身说起,告诉儿子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但在乡里还无“清异”之名,启发儿子应更加修养品德,训诫儿子说话要老实守信用,对人要宽厚恭敬,不传无根据的话,不要听信诽谤和赞誉的话,要谦逊谨慎,三思而后行,切忌言行无信,招来祸灾、辱没祖宗: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咨度弘伟,恐汝兄弟未之能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