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3/3页)
“我们也要保钓(即钓鱼岛——编者注)!”孙彤宇告诉她,这就是马总。
再过几年,彭蕾将成为马云手下叱咤风云的得力“女将”。
除了李琪、孙彤宇等人之外,陆续加入黄页的还有马云的学生蒋芳(1996年5月进入黄页)、韩敏(1997年进入黄页),以及后来被蒋芳冠以绰号“吴妈”的网络高手吴泳铭(1996年底进入黄页)。而后来历任阿里巴巴销售总监、资深总监的谢世煌,当时正在杭州一家国企上班,为了打发无聊的上班时间,他常常一边打牌、一边用杭州电信的专线浏览互联网上的图片。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意外发现了一家叫做中国黄页的网站,并结识了时任总经理的马云。后来,谢世煌常常这样描述他对马云的第一印象:“无论是从眼神、语气还是走路的步伐来看,这个人的作风都和国企的人完全不同。”不过,谢世煌当时并没有加入黄页,他追随马云南征北战的创业旅程,要在一年多以后马云率队北上时才开始。
从杭州城开始,马云就吸引了这些后来跟随其先后北上、南下的亲密伙伴,而日后常被人们提起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也是从中国黄页时代开始陆续发展起来的。
●二 书生闯京城
当京城的媒体尚在那迟迟不来的政府红头文件与方兴未艾的互联网大势之间举棋不定时,马云大声呼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众生的漠然,面对当局者的麻木,马云的内心发出一声强烈的呐喊:中国不能再错过互联网的“末班车”了!遗憾的是,他是“声有余而力不足”。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今已昔比,昨日重现。而北京城的上空似乎仍在回荡着当年“书生马云”那恍如隔世的宣言、誓言:“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了;再过几年,北京就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1.京城碰壁
1995年,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理想——做“中国的雅虎”,马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
到北京时,已经是深秋时节,马云只带了技术总监何一兵一人,一摞宣传资料和一台当时最先进的486电脑。瑟瑟冷风让马云感觉到创业之路就像这天气一样,冬天快要到了,春天还遥遥无期。
到了北京,马云最想见的就是当时互联网行业最具知名度的“网络女侠”——张树新。此时,瀛海威那块气势磅礴、极富煽动性的大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已经赫然屹立于中关村白颐路南端。
一天,马云带着何一兵推开中关村一个写字楼,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女侠张树新。那时,她正忙于跑批文,忙于建她的瀛海威大网,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和这个杭州来的马云畅谈一下。
半小时后,原本准备与张树新开展合作的马云,郁闷地走出来大门,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当他再次经过白颐路南端的那个广告牌处,感慨地对何一兵说:“如果说互联网上一定有人要死的话,她张树新肯定比我死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