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章 (第1/3页)



      袁世凯打官腔:“国人教育未能普及,若以专制治之,易于就范。立宪之后,权在人民,恐画虎不成,反生流弊。”

      张一麐据理力辩,袁世凯不为所动,气得张怏怏而退。

      谁知第二天,袁世凯又召他入见,嘱咐将预备立宪做一个详细的说帖交上来。张一麐对领导何以判若两人大惑不解,后来更是看到出洋考察的五大臣联袂上奏的预备立宪稿,即他所拟,未易一字。

      原来,袁世凯是故意模仿守旧派的腔调,与他争论,“以作行文之波澜”。

      张一麐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年前,就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慈禧:“滇匪虽靖,孙逆未擒,仍是可虑事。”

      袁世凯:“如实行立宪,即无足虑。”

      其实,女儿眼中的袁世凯是简单的。

      据袁静雪回忆,父亲无论站着还是坐着,总是挺直了腰。坐下时,两腿叉开,两手放在膝盖上,绝不跷二郎腿。

      每天六点,准时起床。早餐永远是一海碗鸡丝汤面和一大盘鸡蛋,午餐则少不了清蒸鸭子。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揭,三卷两卷扒拉下来——袁世凯大口嚼着自己的最爱,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因为奉行“能吃才能干”的信条,他喜欢用大号餐具,并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不行”挂在嘴边。不仅自己饭量大,还号召儿女们多吃,以成大器。

      然而,世人眼中的袁世凯却是阴险的。

      民国名记黄远生锲而不舍地跟袁世凯作对,天天在报纸上挑衅袁大总统。

      在一篇《袁总统之师父》的评论中,他说:“当年满人中的杰出代表良弼留学东京时,亲见革命风潮之烈,谓其大佬曰,‘勿忧,此辈每月给上数百金,赏一顶戴,即闭口矣。’现在民国初创,袁总统不思息内乱而御外侮,唯知以上将、中将的勋位牢笼其徒卒。可见,袁总统者,放大之良弼也;良弼者,袁总统之师父也。”

      黄远生显然没看过《批评官员的尺度》,是以此文还有姐妹篇《袁总统之徒弟》。

      一日,黄记者的车夫和另一个车夫当街吵了起来。于是,袁总统的徒弟——一个站岗的巡警走了过来,叱责道:“吵什么吵什么,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

      黄远生一拍大腿,顿悟了:“原来共和是拿来对付的,袁总统的教导果然普度众生!”

      无论褒贬,不能否认的是袁世凯强大的个人魅力。它甚至感染了太平洋彼岸的《纽约时报》:整个中国,能否产生另一位像袁世凯这样具有组织才能和个人影响的政治家,是大可怀疑的。

      

      第一章 站在历史的拐角处

      

      历史对政治人物的记载,都是他自己写上去的1908年9月,袁世凯五十大寿。

      位于王府井附近锡拉胡同的袁府,勉强挤下了一千人。北京的权贵,无一不在,扔颗炸弹下去,孙文(1866—1925)的革命便成功了一半。

      正厅前搭起了一座戏台,京剧名角谭鑫培正在卖力地演出。

      两天前,谭府。

      内阁大学士那桐亲自造访,表明来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