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页)
屁事”,还骂骂咧咧的想把袁老师赶走。
见李熙似有所动,袁世凯又挑灯夜战,编了本《朝鲜大局论》,详细分析了朝鲜严峻的现状,指出六条依附中国的好处,四条背离中国的下场,最后得出一个铿然有力结论:朝鲜欲求“至近、至大、至仁、至公之国以庇荫之”,除了中国还能有谁呢?!
亡清室而全中国。从这一点出发,在极力避免朝鲜被他国占有上,袁世凯做到了极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但他还是低估了李熙。
再不争气的小孩,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看也看会了。于是,人前天然呆,人后小算盘,就成了李熙对付袁世凯百用不爽的绝招。
见课堂上卖萌很成功,李熙进一步着手挑战袁世凯的底线,制造了一起外交风波。
1887年,朝鲜政府神不知鬼不觉地任命闵泳骏为驻日公使。过了三个月,见清廷没动静,便赶紧让闵泳骏启程,同时又任命了两个公使,朴定阳(驻美)和赵臣熙(驻欧)。
结果把窗户纸捅破了。
面对袁世凯和李鸿章的轮番责问,李熙狡辩说“各国请之愈切”,故不得不派。但迫于清廷压力,只好走走形式,咨请礼部批准。
已经先斩后奏走了一个公使,清廷只好现实些,同意朝鲜以属国体制派使,但不能使用“全权”字样。
李熙又开始唧唧歪歪,解释派全权公使的“苦衷”:不全权不足以壮观瞻,尤恐受到轻辱,玷污了天朝。全权表达的不仅是小邦的敦睦之谊,更宣扬了天朝的怀柔之德。
清廷被李熙的东拉西扯搞晕了,同意其全权,但必须遵守三大纪律:一、朝使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报到;
二、遇有公宴,朝使应跟随于中国使节之后;三、交涉大事,必先密商于中国使节,请示核准。
李熙又大耍两面派,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扭头就不认账。
朴定阳到了美国,不仅不拜会清廷驻美公使张荫桓,还单独谒见美国总统,递交国书。
接到张荫桓的报告,李鸿章责成袁世凯查问。朝方耍无赖,说这是朴定阳的个人行为,并恳请俯准删去第一条,以顾全朝鲜国体。
清廷恼羞成怒,断然拒绝,着袁世凯压李熙撤回并惩处朴定阳,否则不再批准外派使节。
李熙一脸无辜状,说自己一开始也不知道,接到上宪(李鸿章)的诘问时非常“惊怖”,马上发电叱问该使。结果朴定阳说他到了美国后打探国情,得知如果由华使带往外交部,则美国将斥退国书。故冒罪违章,暂且完成使命,回国后再请罪。
转呈北洋的电报中,袁世凯点明李熙意在搪塞。
李鸿章大发雷霆,要求必须严办朴定阳。李熙借口朴在海外,回国后方能惩办,希望把大事拖小,小事拖了。
袁世凯建议李鸿章将计就计,以静制动。朴定阳不回,此案不结,则清廷不再批准朝鲜外派使节,着急的是李熙。
原本准备赴欧的赵臣熙已驻留香港观望了三个月,李熙果然急了。
袁世凯却当起了甩手掌柜。
不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