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0章 (第2/3页)

往的是伦理道德。

      问题是如果只讲道德不讲规则,那再干净的国家最后也只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度;相反,要是人人都开始谈规则,那么再野蛮的地方,道德也会逐渐回归。

      在乱象纷呈的民初,认为只有君主(立宪)制才能重建规则的言论并非全无市场;一帮把青岛当首阳山的前清旧臣也不甘寂寞,时不时跳出来抢个戏。

      当发誓不当“贰臣”的赵尔巽接受袁世凯的礼聘到清史馆当馆长时,遗老梁鼎芬写信责备他说:“清朝未亡,你修个什么清史?”

      梁奇葩的逻辑是:北京城还有个小朝廷,里面还住着个小皇帝……

      隆裕死后,梁鼎芬和劳乃宣跑到西陵跪地号哭,如丧考妣。孙宝琦身穿西服前来,刚在灵前鞠了三躬,梁鼎芬便大骂其“洋鬼子”“不要脸”,一干遗老则拍手称快……

      袁世凯关注的是年轻人,比如时任农商部地质所所长的丁文江。

      年未三十的丁文江曾说:“中国实在太乱、太穷、太弱、太苦了,故只要有人能使她安、使她富、使她强、使她乐,我不相信谁不愿意。”

      丁文江不否认独裁是毒药,民主是良药。但民主政治是一种繁琐的程序化政治,缓不济急,无法化解日益深重的亡国危机,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

      因此,他呼唤一个思想开明,以国家利害为利害,能够凝聚和善用人才的独裁领袖的出现,并对反对他的人说:难道我们甘心去做南宋亡明的清流吗?

      心有戚戚的袁世凯注意到的第二个人是三十出头的周树人。

      那是冬天的一个早上,刚刚升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一科科长的周树人在教育总长范源濂的带领下进见大总统。

      当然你会说:各部有那么多科长,难不成每换一个袁世凯都要接见?

      事无巨细、完美主义的处女座真干得出来。

      记者黄远生曾问过赵秉钧,说总统遇事躬亲,不嫌琐碎和因小失大吗?

      赵秉钧说:“这是总统做过十多年督抚的缘故。正因如此,一把总钥匙才无人能管。军兴后功将纷出,然有袁总统在,无人敢飞扬跋扈。”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失去自我

      进见持续的时间很短,周树人一生也只见过袁世凯这一面。一向刻薄的他后来评价道:整个民国期间,只有袁世凯略知怎样对待知识分子,对稳定统治最为有力。

      在袁世凯看来,周树人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公务员。他对仕途很冷淡,不是逛琉璃厂就是抄古碑,或者摇着蒲扇坐在绍兴会馆的槐树下消磨生命。

      但他的洞察力无人能及。

      周树人认为民国这座舞台招牌是新的,布景是新的,座位也是新的,但唱的还是老戏,唱戏的还是老人。

      说白了,辛亥革命没能拔本塞源地根治病灶,人们依旧缺乏爱与诚,习以为常地虚伪和无耻,在暴戾愚昧的空气中互相中伤。

      如果国人的生活借由武力而非理性来塑造,则自由主义永无出头之日,毕竟,凡因刀剑得到的,必将因刀剑而失去。

      其实,自由必与责任并存,自由乃有意义。因此,自由主义需要的土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