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2/3页)
们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这震撼,不仅为陇西红崖湾比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还要早两三个月,还缘自当时我们定西这块贫穷、僵化的土地上,竟然也有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
从那个年月走过来的人都知道,现在40岁左右的人应都有体会。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满目疮痍的农村经济,吃不饱饭的农民群众。20世纪70年代,我曾作为一个农村放映员下乡放电影,作为一个“路线教育工作组”组员在乡村搞“路线教育”,亲眼目睹和亲身验证了苦涩与贫穷。通渭县第三铺人民公社有个包家湾,不过十来户人家,但家家住的是破窑,人人穿的是烂衫,顿顿喝的是薯干粉糊糊。薯干,还是国家救济的。在当时,就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活着。而造成如此贫穷的原因,除了干旱窳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加怪这里的人都是“懒汉”。从上到下,从来没有往一个铁桶般的管理制度上去想,往一条所奉行和所走的道路上去想。既就在1976年10月,我们含泪听完“绣金匾”,又含情听起“交城山”之后,固有的制度和道路仍然像锁链紧紧套住蹒跚的脚步。从噩梦中苏醒的天空感受到了历史的压力,但要破除这条锁链,还要结合于坚实的土地。
于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甘肃陇西红崖湾的基层干部,率先让一个透入骨髓的生活变成一种潜在的奔涌,也终于让一种潜在的奔涌变成一个“包产到户”的事实。
包产到户——胆大包天130年后读到这些事实,仍然发自肺腑地敬佩红崖湾的父老乡亲,敬佩当时中共碧岩人民公社和陇西县委的领导人。
不能说当时再无人想不到包产到户,而是实实不敢做!不能说当时不少人还反对包产到户是丧失天良,而是他们要维护的是几十年烙在心上的“社会主义”。
不敢“包产到户”,维护“社会主义”,因为这一切的根本,涉及自己的身家性命。
好在人民毅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好在我们的总设计师把人民的意愿和发展的道路坚定地结合在一起。包产到户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禁锢的土门被推倒了,扒开了,沉寂的村庄重新飘起了梦幻般的炊烟;社会主义、人民群众,又一同恢复了自己的尊严。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那时候的事情了!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也很难知道那时候一些事情的具体过程了!
这时候,读到了由中共陇西县委原书记张自强口述、中共定西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张全有整理撰写的《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文章,对三十年前发生在定西土地上的这一事件做了真实而详尽的记叙。【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三十年了,读来感慨万端。三十年了,读来犹然如新。历史,不但不应该忘却,历史应该让历史永远铭记。感谢张自强,感谢张全有,他们为定西留下了一份极可贵的资料,留下了一份应该让历史永远铭记的历史。
张全有,是我的老朋友。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他,在原定西教育学院任讲师时,即热衷于研究和撰写地方文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