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二十八章人来 (第2/3页)
,孙文通说话最少,但只要开口,就多数是在点子上,其人性子还倔强非常,轻易不肯就范,一旦争论起来,便不干休,所以和李博文争的最凶的反而就是他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四个人一起反对的,照赵石预想,武学开课,先只两年为一期,所选生员,皆出军旅,这个上面,和之前差不多,算作是一种试探,看看成效如何,而和先前不同的是,武学此次再开,却不会同时选录童子入学,从小教起的好处显而易见,一张白纸般的小儿,比之成人的优势在哪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但依之前看来,这些童子太过耗费时日,五年是短的,十年寒窗还差不多,虽为长远之计,却与武学不利,武学想要站稳脚跟,在这个时候,必须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手段做法,找到一个稳妥而又快速的关节,那么,从军数载的军人也就成了首选,也容易让朝堂的大臣们甚或是陛下接受。
这到是没什么,几个人都赞成,但赵石接下来却是主张每年下来,十个人里面,必定要汰弱留强,裁汰去两到三人,让那些入了武学的生员们时刻警醒,到了这里绝对不是吃干饭来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从武学站直腰板走出去,而不是灰溜溜的卷铺盖滚蛋。
在后世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这个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人之举,但用到此时,却激起了几个人一致反对。
所谓有教无类,泱泱大政,怎能如此粗暴卑劣?子不教,师之惰,若学生不成器,就赶走了事,师生之间,岂不反目成仇?世间哪有如此道理?传出去,老师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知不知道,哪有因为儿子不成材,父亲就翻脸赶人的道理?最多。。。。。。最多也只就是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啊。。。。。。。
文化的根本性差异在此刻也便显露无疑了,还好,因为赵石的身份在那里,几个人说话还是留了些分寸的,不然文人张口开骂,那赵石这个提议,只能去与畜生同列了的,君臣,父子,师生之间,皆属三纲五常之列,就好像后世的杀人罪一般,你只要犯了,你就算有天大的理由在,也只能被***了事,作为这个时代不可触碰的底线,若是有所触犯,结果真真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就像是儿孙不孝,在这个时代老子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到衙门去告发,只要有那么一个两个的旁证,甚至有时连旁证都不需要,县令就能大笔一挥,判个流放都是轻的,多数时候是要打你个半死,再枷号示众,不整你个奄奄一息,外加身败名裂就不算完,不然的话县令自己都要吃挂落。
哪里会如后世般,不孝的人太多,治都治不过来。。。。。。。。
话题扯的有些远了,回到正文。
不管几个人有多开明,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有多强,反正几个人一听之下,都将脑袋摇的好像要掉下来一般。
南十八当即便道:“若有顽劣,当可罚之,却万万不可逐退,此例若开,实为。。。。。。。大帅更将为众矢之的,万万不可。。。。。。。”
他这里说的还算委婉,李博文说起话来,顾忌则向来就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举实为纲常败坏,礼乐崩颓之议,还请大人收回此议,今后也断不可轻示于人,不然,祸无日矣。”
至此,赵石也算明白了,这个事好像和裁汰羽林军是两码事,要真的不能干,于是从善如流,开始退而求其次,办法有很多,没到非要撞南墙那个地步不是?
于是,武学的茅厕清洁什么的就有了人选,实在不行,脏衣服,臭袜子之类的也要有人来洗不是?
体罚什么的都是小菜儿,最重要的是激起生员的羞耻之心,在这个上面,估计在场的四个人加起来,也不会是他的对手的。
此中的争论不再细数,到得六月中时,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备言武学事折,终于结了尾,几个可谓是殚精竭虑的幕僚都回去闷头大睡,一个多月下来,耗费的精力是巨大的。
这本应该是个群策群力的事情,却都压在几个人头上,可真让人有些受不了,若非赵石胸有成竹,一些事情随口就来,不然的话,别说只这几个人,便是再招个百十来人,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日内就弄出个子午卯酉来的,即便如此,到得最后,四个人也是人人脸色憔悴,眼圈都带着黑青,就好像房事过度的痨病鬼似的,等到弄个完全,立马作鸟兽散,各自休憩去了。
只留下精力过人的得胜伯大人自己在书房之中,皱着眉头,苦思冥想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又过数日,赵石终于开始打算入宫了,不想,就在这个时候,却是有人来访。。。。。。
。。。。。。。。。。。。。。。。。。。。。。。
如玉楼,取的是美人如玉的意思,位于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