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5章 (第3/3页)

的暗藏惊讶。

    梅溪镇这么一个破烂镇,就算沈淮在这里当天王老子都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叫人心惊的是藏在梅溪镇南侧角落里的这家已成规模化的钢企。

    要是真如孙亚琳之前汇报所说,沈淮在临危之际受命,将濒临破产的梅钢整治成此时的面貌,沈淮那张英俊而年轻的脸之下,所具有的手腕跟能力,就太惊人了。

    谢海诚、孙启义,这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们一路上挤兑沈淮,甚至拿周明去恶心他,极可能是严重把他看轻了?

    谢海诚、孙启义也想停下车来,到生产线去看一看梅钢的具体运作,唯有这样才能有更精准的判断。

    不过沈淮无意叫谢海诚、孙启义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梅钢,他对宋鸿军的要求,也只是淡淡地说道:“你要是在东华多留两天,我倒是可以安排你进生产线参观;今天就算了,我们还是先去码头吧。对你们的投资来说,码头跟梅鹤公路不是很更重要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 质问

    码头才刚刚破土动工才两个月,离建成还远。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作为孙家第三代进入长青集团核心管理层的孙启义,则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他也曾在长青集团旗下的实体企业工作过近十年的时间,到香港负责长青集团在亚洲的业务,绝大多数也都是产业投资,眼睛专业而老辣。

    孙启义站到位于工地当中的江堤上,眺望出去,从忙碌的工地上,能看到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

    在燕京参加招商会议,听东华的招商官员介绍货运码头的情况,孙启义心里还是对此还是打了折扣,知道国内的官员务实的小、务虚的多。

    眼前的情形,验证了之前招商官员所言“一期工程投资五千万、前期启动资金两千万,一期建成之后能驻泊三千吨以上散货轮、年吞吐量达二十万吨”的介绍没有虚言,实际的情况甚至要比介绍中还要更乐观一些。

    关键这座货运码头及梅鹤公路,都是梅钢一家拿钱出来建造,这对去年还陷入严重亏损之中的梅钢,是何等的魄力?

    而梅钢仅在半年之后,不仅自身产能进一步扩大,还有能够独立推动这样规模的附属项目上马,也恰恰从侧面反应出,在半年时间里,沈淮是真正的叫梅钢脱胎换骨了。

    在燕京时,沈淮拉拢东南电力,说要为梅溪镇建一座10万千瓦的火电厂,孙启义当时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此时看到码头铺展开来的工地,孙启义又不得不承认,筹建梅溪电厂很可能并非妄言。

    一期工程年吞吐就达二十万吨的散货码头、一座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的火电厂,这样的工业布局之下暴露的雄心,真是叫人心惊……

    孙启义举目远眺,又忍不住看了站在堤下跟孙亚琳说笑的沈淮一眼,暗暗心惊:他的心到底有多大?他到底想把这个破烂的梅溪镇、把梅钢发展到怎样的规模,才肯满意?

    谢海诚的海丰实业主要是从事转口贸易,更偏好金融,对产业实体的了解有限,他从乱糟糟的工地里看不出什么头绪来,但他观察入微,孙启义的神情叫他明白,这乱糟糟的工地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