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2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章 (第3/3页)

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比如说刘皇叔用关羽、张飞、诸葛亮,至今传为美谈。

    其实,何止君王用臣下如此,现代的用人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不然的话,反目成仇,两败俱伤,也就君不君,臣不臣;领导不领导,被领导不被领导了。

    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不会做领导人罢。

    下一篇(中养不中,才养不才)

    中养不中,才养不才「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注释」

    ?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育。?

    其间不能以才: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译文」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读解」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三字经》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否则,所谓的“好人”又好在哪里呢?  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

    所以我们要搞“希望工程”,要搞“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

    下一篇(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有所不为,而后有为「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读解」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正是孟子这里的意思。总起来说,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只不过是要有所选择而为,与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

    下一篇(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

    孟子说:“说人家的坏话,招来后患如何是?”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