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二百二十二章 收铸币权议监生历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二章 收铸币权议监生历事 (第3/3页)

银币节约一成的银子,这笔帐,怎么算都划算,可惜,这头批的粮食,是赶不上用银币了。否则,还可以节约出几万两银子来。

    “唉……是啊!朕也知道该早曰把这银币推出来,禁止银子直接流通,可是,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啊!……”杨改革也知道用银币支付会便宜一大截,可是,这头批粮食,怕是赶不上啊!那也没办法,只能哀叹。

    “对了,徐师傅,这个移民计划,徐师傅可有具体的人选?到时候,该如何执行呢?这个可是涉及百万人口,涉及数省,几十上百个州县,执行的人,少了,怕不行啊!”杨改革最忧虑的就是这个,这种工程,没有一个可靠的执行团队,怎么去执行?自己那点钱,怕出不了户部,就被人分光了。

    “回禀陛下,臣愿意担此重任……”徐光启准备自己去干这件事了。

    杨改革听了徐光启说的,没作声,杨改革也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把这个移民计划的起草者留在自己身边,不让他去办这件事。

    “……臣的设想是和当年太祖移民一样,派遣国子监的监生历事,或者征召当地县学,州学等学堂的学子,如此,才有能力组织实行如此庞大的计划。”徐光启简短的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国子监的监生?各地的学校的学生?这个,杨改革犹豫了,也郁闷了,这国子监的监生是有不少人,现在怕已经过千了,组织他们提前历事……,这,理论上,是可行的,确实可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不过问题也来了,原来国子监的监生,不过百十人,有资格历事的更少,更多的是这几天借了高利贷才进去的家伙,要是这头天借高利贷,第二天就能出去历事……这……杨改革自己都觉得这实在是太**裸了点,卖官粥爵也不是这样干的啊!怎么也得在国子监读几天书吧。

    见皇帝一脸的忧郁,徐光启道:“陛下,可是担心监生们刚入监,就历事,有人说朝廷闲话?”

    杨改革点点头,这不是明显的吗?头天才交钱入监,第二天就可以去历事了,这不是明显的拿钱买官吗?谁看了不这样说啊!

    “……陛下,大可不必为此事烦恼,想如今新举监的,大多都是举人出身,是举监,本身就可以为官,如今天灾当头,朝廷欲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乃是活人无数的功德善政,该当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这完全没问题的。”徐光启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件事,就看你怎么看了,你觉得这头天拿银子入监,第二天就可以历事,这就是**裸的卖官行为也行,不过你从不同的角度看,这朝廷救百万百姓,意义非凡,何况别人本身就是有功名的举人,就算是立刻当官,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被徐光启这样一开解,杨改革心中的郁闷又好多了。

    孙承宗又给杨改革加了一把火,道:“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能救万民于水火,比什么都强。此事,宜当机立断。”

    “对,两位师傅说得有道理,朕明白了,就如此吧,召集国子监的监生,提前历事,这历事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待遇?比如给个几品官的待遇?”杨改革下了决心,如今,也只能这样干了,不然,到哪里找几千有文化的人去?

    “……回禀陛下,至于待遇,这早年监生历事,都是无官品的,只是差遣,只有历事完毕合格,才会授官职。”徐光启又解释道。

    “没有品级?朕以为,是不是可以给历事的监生,给予一个九品官待遇什么的,注意,仅仅是待遇,并无实质的官职,如此,可以让监生们更加的卖力,徐师傅以为如何?”杨改革知道这历事,大致和后世的挂职锻炼一个意思,这二十一世纪的官职锻炼,本身是有级别的,比如享受某某待遇什么的,杨改革也准备学葫芦画瓢,来个享受某某待遇。

    “……享受九品官的待遇?”徐光启和孙承宗,毕自严几个人都莫名其妙的,不知道皇帝为何想出这一招来。

    不多时,徐光启就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可,这官就是官,一旦陛下开了口子,给这些历事生九品官的待遇,这些历事生,必定会心生懈怠,再者,这一旦为官,将来历事不合格,岂不是又要收回官品?陛下,这历事的规矩,向来都只是差遣,历事合格者,才会授官的,如此,也才会使诸历事生,安心的办事……”徐光启是反对皇帝这个主意,如果是这样,这大明朝一下子就多出上千官位,甚至几千个九品官了,这如何了得?这朝廷卖官的名声,算是彻底坐实了,当然,这个没敢跟皇帝说。

    “陛下,臣也以为,此法不妥。”孙承宗也跟着反对,这件事,真的是不能开口子,批发几千个九品官,这史书,大概会把他们几个写成卖官的典型,成为历史上的“名人”,孙承宗可不想享受这待遇。

    毕自严也看出名堂来,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坏了规矩,还是按照老规矩来,比较好。”毕自严也怕啊!这批发几千个官帽子的事,还是别从自己手里过的好,否则,给那些御史知道了,自己怕是完蛋了。

    (未完待续)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