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3/3页)
:“郭同见1月1日光明日报”。后来,他又进一步推敲,直到改成同现在正式发表的一样为止。如今这首气势磅礴、挥洒自如的名篇手迹已镌刻在“毛主席纪念堂”南大厅正北的汉白玉壁上,供人们瞻仰。
1962年筹备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意在《人民文学》5月号发表他30年前“在马背上哼成的”六首词。《人民文学》编辑部请郭沫若写些诠释性的文字,以帮助青年读者。郭沫若欣然同意,于5月1日写成一篇《喜读毛主席“词六首”》,发表在同年5月12日出版的《人民文学》和同日的《人民日报》上。5月9日郭沫若收到《人民文学》编辑部送阅的小样,立即写信送请毛泽东“加以删正”。郭沫若在文章中说,毛泽东同志的诗人人爱读,处处弦诵,然而在事实上却未见得人人都懂,首首都懂,郭沫若举自己对《娄山关》的理解为例,说:今年3月初在广州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曾经为这首词请教过广州诗歌工作者,他们的见解就很不一致。这首同上阕写的是清早,下阕写的是晚上。我曾问过广州的同志们:这词所写的是一天的事,还是不是一天的事?他们的回答便有分歧,有的说是一天的事,有的说不是一天的事。可见,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诗同并不一定真正首首都能读懂。文中还写道:”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诗作过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觉得是一天的事,曾经把新旧《遵义府志》拿来翻阅过,查了由遵义城至娄山关是70里,恰好是一天的路程。清早由遵义城动身,晚上到达娄山关,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进一步考虑,却发现了问题。红军长征第一次由遵义经过娄山关,是在1935年1月。第二次经过娄山关回遵义。是在当年2月。就时令来说都是冬天。为什么同的上阕写的却是秋天?”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这怎么解?要说主席写词不顾时令,那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才进一步知道:《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所写的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想到这一层,全词才好像豁然贯通了。”“‘西风烈’,不仅是自然界的西风,也隐喻着受帝国主义支持的敌军力量的相对强大。在这时拂晓的长空中,有下弦的残月,天上有南飞的归雁,地上有长征的红军,马蹄声零碎,喇叭声鸣咽,气氛是悲壮的。但到了遵义会议以后,在党和红军中树立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中国的革命便来了一个转折点。《娄山关》这一首同就是遵义会议前后的革命气势的生动的反映,在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又以百倍勇气重新迈上证途,尽管眼前有多少道铁门关也要雄赳赳气昂昂地超越过去。前途的障碍是很多的——‘苍山如海’。流血的斗争是要继续的——‘残阳如血’。但尽管这样,必然有胜利的明天。”“我对于《娄山关》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我虽然没有当面问过主席,不知道我的解释究竟是否正确,但在广州的诗歌座谈会上,我很高兴同志们是同意了我的见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