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3章 (第1/3页)

后来,这个问题研究会并未发展会员,成立组织,正式开展活动,始终只是“纸面上的东西”。我们今天从这个章程的基本思想和所要研究的问题来看,显然是受了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影响。毛泽东按照胡适提出的主张,成立“问题研究会”是不足奇怪的,因为当时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影响,明显地胜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到了1920年,毛泽东对“主义与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已经有了重新的认识,1920年11月25日,他在给罗章龙的信中说:“中国坏空气太深太厚,吾们诚哉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空气,才可以将他斢换过来,我想这种空气,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力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显然,这时毛泽东已经认识到“主义”的重要性,否定了胡适的改良主义思想,对“问题研究会”的宗旨作了重要修正。

      1920年初,毛泽东在北京酝酿筹备湖南“工读互助团”时,曾经把办学的目的与初步计划向胡适作了透露,并证求了胡适的意见。他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这种组织,也可以叫做‘工读互助团’”。可以看出,胡适对毛泽东筹办‘工读互助团’是赞成和支持的,并建议把“工读互助团”改名为“自修大学”,这个建议也被毛泽东采纳了。胡适所以把它改名为“自修大学”,目的是要改变那种“瞧不起作工的人”的传统思想,“打破一点轻视工人的心理”,应该说这个想法是很进步的。但是,对于举办“自修大学”的宗旨,毛泽东同胡适的看法则是下一致的,毛泽东把它的目的规定为“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实行共产的生活”,而胡适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说:“我赞成这种有组织的工作,是因为我希望有了组织可使工读容易实行,我希望用组织来帮助那极平常的工读主义,并不希望用这种组织来”另外产生一种新生活新组织’”;“我以为提倡工读主义的人,与其先替团员规定共产互助的章程,不如早点替他们计划怎样才可以做自修的学问的方法”。显而易见,湖南自修大学的创办,是与毛泽东不辞劳苦的筹建与胡适的参谋作用分不开的。

      正因为毛泽东与胡适之间,不仅有一定的往来,而且在某些问题上还受过胡适思想的影响,对毛泽东所进行的一些革命活动,当时胡适也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当时毛泽东对胡适是很尊重的。这从毛泽东在1920年给胡适的一封信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信的全文是: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吗?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