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2/3页)
了。【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这次座谈会充分发扬民主,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某些问题上展开了既激烈又尖锐的辩论,气氛非常活跃。大会之后是小组会,以便谁有什么意见,可以更广泛更集中地讨论研究。果然不出萧军所料,他在大会及小组会上,和某些同志在一些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本来是正常现象,如果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可以取得一致意见的。在体会期间,萧军担心和某些同志再开会时继续发生冲突。不想再参加会议了。他又向毛泽东提出要立刻出去旅行。毛泽东给他写了这样一封信:
萧军同志:
会要到十六日才开。如果你觉得不能等了,你就出发吧。此复,即致敬礼!
毛泽东
五月五日
萧军当时确实过分任性,想怎样就怎样。但毛泽东还是宽容了他。萧军夫人王德芬则感到不妥,劝萧军说:“你怎么可以开会开到半道就溜了呢!不是太不通情理了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大家可以商量嘛,别闹个人意气,让毛主席一次又一次留你,不觉得难为情吗?”萧军终于接受了妻子的规劝,决定把会开完再走。
5月16日座谈会复会。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到23日才闭幕,毛泽东做了总结性发言,这就是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确定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中心问题,是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指出并解决了一系列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次座谈会前后历时21天,几次小组讨论会和三次大会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
会刚开完,萧军又要求毛泽东向王震要一张旅行用的“通行证”,毛泽东复信说:
萧军同志:
来信已悉。王旅长现去鄜县,俟他回来,即与他谈。此复。敬礼!
毛泽东
五月二十五日
萧军想去旅行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四
坦白豪爽、富于进取的萧军,经过与毛泽东多次交往,文艺座谈会的学习,以及5年多延安生活的洗礼,政治素养、思想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更加信赖。
抗日战争胜利后,萧军被派往东北工作。离延安前,萧军到毛泽东住处去辞行。毛泽东希望萧军回到东北以后能和彭真同志密切配合,协助彭真开展文化工作。毛泽东还说:“听彭真同志说你有过入党的要求,我们欢迎你!到了东北,如果考虑成熟了,可以向东北局提出来!”当时朱德和刘少奇也在一旁。毛泽东留萧军去朱德总司令家共进午餐,饭后又和朱德一同送他到山下大路旁,才挥手告别。11月中旬,萧军精神抖擞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回到东北,萧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四处奔波,为党、人民政府和文化事业做了许多工作,但不幸的是那里的工作一度出现“左”的偏差,使他受到错误批判和组织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