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4章 (第1/3页)
会章规定了学会的义务、接纳新会员条件和会务职员产生办法等条款,整个章程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尚朴素、主诚实、禁浮华、戒骄躁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会上,大家一致推荐毛泽东为总干事,但他执意婉辞,只任副总干事。这段往事,萧三都一一记录在日记中,为后人留下一段珍贵的史料。以后,学会很快发展到七八十人。正如毛泽东在延安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所说:“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史上的有名人物……萧子暲,作家,现在在苏联……”
1939年,萧三从苏联回到延安后,在同毛泽东回忆新民学会情况时,毛泽东对萧三说:“新民学会实际上起了联共党小组的作用。”实质上,新民学会就是革命的核心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在青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都是极为有力的支柱。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及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新民学会的会员,大部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中壮烈牺牲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发起赴法勤工俭学
新民学会成立之前,毛泽东和萧三等一批进步青年,就不断议论如何继续求学深造的问题。学会成立后的第一起大事,就是发起和组织湖南学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8年6月,毛泽东以优异成绩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这时,他收到了一封北京来信。信是蔡和森写来的,说经杨昌济教授(已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介绍,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之事颇有可为,希望大家来京群策群力,将留法运动发展起来。消息传来,湖南学生奔走相告,各自筹措旅费。8月中旬,毛泽东带着25位志气相投的同学从长沙启程,先步行到江边,再顺着长江乘船到武汉,然后从武汉搭上赴京的火车。萧三是25位准备赴法留学的同学之一。而毛泽东根本无出国的打算,他想多多了解国情,以便将来投身到改造中国的大潮中。
毛泽东一行到达北平后,全聚居于景山东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的3间小房里。他们同吃同住,“隆然高炕,大被同眠”。白天外出学习或做社会活动,晚上11个人挤在一个大炕上睡觉,每个人只能有一块方砖那么宽的地方。夜里翻身或有事起床时,必须预先警告睡在两旁的人。加上湖南人的被子做得很大,除了底下铺的外,其余的被子都压在上面保暖,不允许各盖各的。这样一觉醒来,浑身筋骨酸痛。
北平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文化名流苔革的地方;北京大学则是新文化运动中心的中心,校内有许多先进的组织和社会团体,课外社会活动搞得十分活跃,毛泽东和萧三常去沙滩北大红楼听邵飘萍等人的讲演,回来后展开讨论,争论不休。经杨昌济教授引荐,毛泽东和萧三还相继拜访过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陶孟和等著名学者,他们提出许多学术及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学者们一一作答。萧三回忆道:这些拜访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
在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南国度过了20多个春秋的毛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