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2/3页)
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首诗在毛泽东诗词中别具一格。它用白话写成,具有民族风格,句子比较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这是不是他对“新体诗歌”进行的一次探索性的创作实践呢?这首诗,毛泽东最初只同意在内部传阅,并未公开发表,但它不胫而走,流传很广,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直至他逝世后的1982年才在《解放军报》上刊载。
三、切磋诗艺,精益求精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报着谦虚、严谨的科学态度,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他称赞陈毅的诗“大气磅礴”,“豪情奔腾”;“董老善五律”、他的诗“醇厚谨严”;“剑英善七律”,他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精严”,“都值得我学习。”
1960年夏天,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周扬作报告,事前送请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于7月17日复信给周扬说:“对我的诗词的那一段颂扬,不适当,请删掉。”这说明毛泽东非常谦虚。
1961年底,臧克家写信要求毛泽东谈谈诗的创作问题,毛泽东在复信中写道:
克家同志:
几次惠书,均已收到,甚为感谢。所谈之事,很想谈谈。无时有些忙,抽不出时间来;而且我对于诗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才有发言权。因此请你等候一些时间吧。专此奉复,敬颂撰安!
毛泽东
1961年12月26日
毛泽东在诗歌创作上还善于汲取合理的意见,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1962年,毛泽东的《词六首》即将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前,他亲自把这六首词寄给臧克家等同志征求意见。4月24日他在给臧克家同志的回信中说:“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在另一封信中又说:“数信都收到,深为感谢,应当修改之处,都照尊意改了。”信中提到臧克家同志修改之处,是指《词六首》前的小序。小序中说:“这六首词,于1929一1931年,于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排印前,臧克家替他勾去了第一个“于”字。也是在《词六首》发表之前,毛泽东给陈白尘同志的信中流露出遗憾的情绪,说“你为何不给我认真地修改一次呢?”
1964年元旦,《毛泽东诗词》正式出版之前,毛泽东亲笔开列名单,召开座谈会,请同志们对他的诗词提出意见。20多人参加座谈会,其中有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和文艺界的领导人。毛泽东用大粗铅笔写了张条子:“请同志们一议。”那次座谈会上,大家对其中三首诗词,建议暂不收入集中,毛泽东同意了。臧克家和葛洛商讨后写出了23条意见,会后托田家英带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