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章 (第2/3页)

"礼"和"乐"。因为道德作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规范,是无形的。用来治理国家的东西,却必须有形。因此还得要有"礼"。礼,包括礼仪、礼节、礼貌、礼法、礼教,其实就是一系列行为规范。它的作用,是能将"德"落到实处。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乐"呢?因为"礼"是一种秩序,是文明对野蛮的镇压。这就要用"乐"来调剂、平衡。乐,既指音乐,也指快乐,也就是要求"以德治国"必须音乐般和谐,收到上下秩序井然(礼),人人心情舒畅(乐)的效果。按照周公对这种制度的设计,德为礼之本(根本), 礼为德之表(表现),而乐为礼之辅(辅助),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德;两个基本点,就是礼乐。礼辨异,乐统同,礼讲秩序,乐讲和谐,它们共同为德治服务。德治抓根本,礼乐来实施,因此又叫"礼乐制度"。

    这是一种必须持之以恒予以认真实践的制度。否则,"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论语· 阳货》 )。可惜,春秋时期的情况,恰恰就是"礼坏乐崩"。这个时候,再讲"德",讲礼乐,就没什么用。于是孔子讲"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范畴。《 论语· 阳货》 记载孔子的话说,礼,难道就是祭祀礼仪吗(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难道就是音乐舞蹈吗(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当然不是。是什么呢?是"仁"啊!不仁,要什么礼乐,又怎么对待礼乐?正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阳货》 )。显然,仁,是比礼乐更重要的东西。现在,礼坏了,乐崩了,道德沦丧了,只有"仁"才能救助,也只有"仁"才能救赎。这就叫"失德而后仁"。

    战国的情况就更糟糕。不仅是"礼坏乐崩",而且是"杀人如麻"。这时再讲"仁",就未免滑稽。因此孟子讲"义"。义,是一种带有杀戮性质的东西。因此有"大义灭亲",没有"大仁灭亲";有"义无反顾",没有"仁无反顾"。仁,是一定要反顾的,也是灭不了亲的,因为仁的本质就是"亲亲"(爱自己的亲人)。它至多只能牺牲自己(杀身成仁),无法对付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在战国时代,要对付的正是别人(也包括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所以不能再讲"仁",要讲"义"。这就叫"失仁而后义"。

    到了荀子的时代,连"义"也讲不成了,只好回过头来讲礼乐。《 荀子》 一书中既有《 礼论》 ,又有《 乐论》 ,就是这个原因。这就叫"失义而后礼"。结果,是讲出了一个儒家的反对派--法家(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法家既不讲仁义,也不讲礼乐,讲刑律。因此,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失礼而后法"。而这时,也正好就是帝国的前夜。

    秦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面试行"法家法治"的王朝。使用"法家法治"这个词,是为了将它与本来意义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严格地区分开来。事实证明,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