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44章 (第1/3页)
结果,本来是皇上想杀人,大家都认为是严嵩出的主意。这段话一语道破了严嵩“屠害忠良”的真相。
严氏一族所做的恶事,更多的来自严嵩的家人。
严嵩对独生儿子严世蕃极为宠爱和放纵,史称,严嵩柄政,“朝事一委世蕃”。他以“东楼”(严世蕃别号)称呼儿子,这在明代恐怕没有第二例了。严世蕃的长相非常丑陋,“短项肥体”,还瞎了一只眼。但他奸猾机灵,通晓时务,熟悉国典,而且颇会揣摩别人的心意。严嵩任首辅后期,已经年近七旬,精力不济,所以票拟多由严世蕃拟定。票拟就是内阁在接到奏章后作出批答,再由皇帝审定,是阁臣权力的重要体现。世蕃的票拟多能迎合嘉靖的心意,因此多次得到嘉靖的嘉奖。后来,严嵩干脆就将政务都交给儿子,严世蕃一时间权倾天下。严世蕃虽然有些才学,但贪酷成性、生活糜烂,掌权后自然招人忌恨。
至于对其他家人,严嵩并非一味放纵。但是,由于严嵩的权势过大,严府的仆隶亦成为士大夫结识的对象。例如,公卿“得与萼山先生一游者,自谓荣幸”,而这个萼山先生不过是严府的管家。
当然,对于严世蕃和严府家人的作为,严嵩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再加上严嵩还有一些如赵文华之流的干儿子,给他的罪名添砖加瓦,严嵩大祸临头是意料中的事。
第二十五章 奸臣潘仁美其实是忠臣
《杨家府演义》是一部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演义小说,读者一方面对杨家将大仁大义、大忠大烈感动不已,另一方面对害死杨业的大奸大佞潘仁美恨之入骨,惟食其肉寝其皮才能解恨。这段历史仿佛已是铁板钉钉,无可置疑了。可是如果人死后有灵魂,潘仁美一定会跳出来大喊冤枉!因为潘仁美非但不是杀死杨令公的真凶,而且还是个忠臣。他实是被“明朝作家”给大大的冤枉了。
潘美借刀杀杨业不是事实
《杨家府演义》中潘仁美的原型是宋朝的一代名将潘美。潘美被认定为大奸臣,最关键的证据来自杨业战死的一场战役,很多人认为是他借机害死了杨业。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宋史》的记载,杨业的死,主要责任应归于缺乏作战经验却大权在握的监军王侁。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辽国集合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军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由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王侁和刘文裕任护军。
两军在朔州交战。交战中,辽军强大,宋军失利退守代州。王侁邀功心切,主张强取。他命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以为不可,他提出不与辽军正面交锋、改由小路进袭朔州的策略,但王侁拒而不听,硬逼杨业率军迎战辽军主力。王侁还蔑视杨业道:“君侯你一向号称无敌,今日却不愿交战,难道是有其他打算吗?”
杨业本是辽国盟邦北汉的大将,后归降大宋。作为降将,杨业明知王侁的指挥错误,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唯有听从命令。
出发前,杨业对潘美等将领含泪道:“此行必不利。我是太原降将,本就当死。幸得皇上不杀,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