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45章 (第1/3页)
在这种“主少国疑”的动荡局势下,当时任禁军最高统帅,且身兼数职的赵匡胤趁机夺了权。
事情发生在960年正月初,忽有传闻称契丹将南下攻周,后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赵匡胤率大军到达开封东北二十里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和谋臣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授意众将把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并下拜三呼万岁。赵匡胤假装推让了几下,就把黄袍穿在了身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随后,赵匡胤也不去抵御契丹了,而是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小皇帝就乖乖地将皇位禅位给赵匡胤。因为赵匡胤在北周时兼领宋州(治在今河南商丘南)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为古宋国的疆域,又属宋州,赵匡胤就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从此开始了赵姓统治天下三百余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赵匡胤篡位后,契丹进攻一事也不了了之,因此后人普遍怀疑,契丹攻周的传言是赵氏集团编造的,目的就是为赵匡胤夺权制造机会。
976年10月,赵匡胤突然身亡,其弟赵光义继位。
赵光义名声向来不好,他对待自己的兄弟及哥哥赵匡胤的儿子非常恶毒,对功臣多疑,在私生活上也是荒淫无耻,为了霸占已归降的南唐皇帝李煜的妻子小周后,竟以写反诗的名义将李煜杀掉,令人不齿。再加上赵光义继位有违古法,因此人们对他继位的合法性也表示怀疑。纵观历史,自夏商周开始,直至隋唐五代各个皇朝,几乎都是“传子不传弟”,而且“传长不传次”,但宋朝却是兄终弟及,于是有人质疑赵光义是以不光彩的手段获得的帝位。历史上著名的“烛光斧影”谜案由此产生。
“烛光斧影”之谜
“烛光斧影”这个谜在野史、民间传说和戏说中有诸多版本,但都有一个相同的核心思想,即宋太宗赵光义谋杀了他亲哥赵匡胤,是篡位。这种大逆不道,丧失人伦之事,做得太不隐秘,以至于很多野史家们都知道了,并且留下许多版本,其中以北宋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最具代表性。该书描述宋太祖赵匡胤崩逝之际的情状:宋开宝九年(976年)10月19日晚,天气陡变,雪雹骤降,赵匡胤心生不祥之感,他令守宫的宦官急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被引入寝宫时已是深夜,太祖摒退宦官和宫女,与他酌酒对饮。无人知道他们密议什么,近侍宦官只能通过寝殿的窗棂,影影绰绰地看到殿内烛火摇晃不定,赵光义突然起身,避席(辞让)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接着两人继续对饮。不久,又看见赵匡胤手持柱斧(一种水晶做的小斧子)戳地,像是戮击什么,同时大声喊道:“好为之,好为之(好好干)。”接着,兄弟二人继续饮酒,直至深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出去后,赵匡胤解衣就寝,很快传出如雷的鼾声。然而到了次日凌晨(五鼓时),赵匡胤忽然驾崩,年仅五十岁。天亮后赵光义即位,宣遗诏,是为宋太宗。大臣们哀恸着瞻仰赵匡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