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60章 (第1/3页)

草帽、竹笠的作用是御暑或御雨,图中既不下雨,这肯定是遮阳用的,根据当时开封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

      五,画面上有酒肆多处,酒旗上均写着“新酒”二字。新谷下来往往是秋天,所以当时必是秋天。另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这也说明,新酒出现在中秋节前后。

      六,画面上有一个小茶水摊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这个“暑”足以说明它不是初春。

      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货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宋时不比现在,早春不可能有西瓜一类鲜果,就算有,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摆在市井大街上。

      八,画面上有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从的行列,这些人虽然有上坟扫墓的可能,但也可能是秋猎归来。再说,上坟四季皆有可能,不能作为“清明节”的佐证。

      根据以上证据,孔宪易认为,画的是秋景,而“清明”是指“清明坊”。

      第三十三章 “清明盛世说”

      除了“春景说”、“秋季清明坊说”,现代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清明上河图》属于瑞应图。它表面上是对东京汴梁的如实描画,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祥瑞的标志,是对徽宗统治的颂扬。“清明”的意思即“清明盛世之意”。

      瑞应图是徽宗时期的特殊产物之一,它们对于物象的描画往往是具体细致的,而所要传达的意图却是特意虚构的。像这样带有明显吉祥征兆,歌咏太平盛世的作品史称“瑞应图”。“瑞应图”的出现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徽宗掌权并不那么名正言顺。哲宗死后,后继无人,本应由哲宗的亲弟弟即位,但皇太后以“端王(徽宗即位前被封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为由力保徽宗当政。徽宗为了显示自己是真命天子,所以有意作出众多瑞兆。其次,在他统治期间,宋朝常年遭受外敌入侵,并且被迫进行了一系列屈辱的政治妥协。为了维护皇权的尊贵与威严,徽宗颁布了许多公众节日以营造欢愉祥和的盛世气氛,并且特别着眼于绘画之事,绘制了上千张瑞应图以创造出一番太平的视觉幻象。

      此外,北宋时期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或为了仕途腾达,或出自真心,对当朝皇帝大肆歌功颂德。《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迎合宋徽宗的政治理想。

      尽管“清明盛世说”最具说服力,但是其中也有一个破绽,即《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描绘了盛世的繁华,也刻画了众多不太正面的小人物,如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的懒散士兵,这些景象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但或许是作者为了让画作更真实有说服力而有意为之,也未可知,关于这一点,还待进一步的论证。

      无论“清明”究竟是何意,都不影响《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它浩瀚的画卷,严谨的结构,生动的人物活动,博得了历代帝王名士的青睐,也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蒙古帝国因为大风没有攻上日本岛

      1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