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3页)
腊肉,还有青葱的“上海青”小白菜以及细碎的葱花。
汤有一些咸,漂荡着腊肉的味道,糍粑和高粱粑糯软,白菜青嫩,嚼一口腊肉,腊肉释出焦香,再嚼一口糍粑,就是有了一味糯软的腊味,这个味道随着糍粑被嚼扁或拉长,随即被咽成一个团状,喝一口汤,汤中又有米味的醇厚,咸鲜的旧味新知。我看一眼外婆,外婆祥和地看着我,她的黑发中渗出一些银丝,她关注地审视着我吃东西的姿态。外婆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她的头发总是一丝不乱,她念佛,记得以前的早晨她总是坐起握着佛珠念经。见到外婆鼓励的目光,我就又挑起一个圆形并印有梅花图案的高粱粑,这是糯高粱的粉和水用刻模印制的,煮熟了它极其地绵软,以至在舌尖挑起它翻面时,高粱粑就严严实实地贴在上腭上,它闷住敏感的上腭,令上腭传达出一种极端的突如其来的微细颤栗。此刻,只有嚼一口白菜清口,就如打开窗子,让清新的气流席卷温暖熟悉的空气。
吃完一大碗糍粑腊肉,额头上渗出汗珠,暖意已渗透全身。我再抬头看一眼外婆,外婆微笑着弯起眉,嘴角微微上挑,慈祥的目光源源而来地传达给我一种信息,她在欣赏我的饥吞之相呢。
------------
第5节 水边的歌谣
------------
五月初五,照例是端午节。楚人初一便行动起来,备齐糯米、花生米、红枣和饭豆,分置瓮中,井水浸泡,复上山采箬叶。箬叶箬竹生,箬竹择山崖涧边密林扎根,其竿光滑平直,节疏匀称,是制毛笔杆的原料,细而小楷,壮而大楷。箬叶巨大,像一柄柳叶刀,挂在笔立的箬竹竿梢。采到箬叶,搁在清泉里清流冲刷,还要备上一枚棕榈叶。
初四的夜里,就开始包粽子。箬叶是泡软了,糯米及其他事物都泡软了,棕榈叶撕成小条,将箬叶一个斜折,再来一个斜折,便窝成一个漏斗式锥形,就用汤匙舀了泡软的糯米、花生米、红枣和饭豆,挤实了,用力折压成一个三角形,箬叶的尖端绕着粽子锥体缠绕下去,便用棕榈叶的小条绕角捆扎,粽子包好了。
我喜欢红枣和饭豆粽子,小时候就要多包几个,并且在捆扎时做上记号。端午节一大早,粽子都下锅去煮了,箬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饭香及红枣的甜香就弥漫开来。太阳斜斜地射进客厅,是一个灿亮的早晨,厨房里有隐约的几缕线光,被热气经久地阻隔与拂摇。吃一个红枣粽子,枣是一种郁甜,已经渗入了周边,所以咬一口粽子,就不经意咬着了红枣,绵软柔香的粽子,是饱汲了箬叶的青绿气息,如同春天的肌香,美丽而青葱。
就带着一挂粽子上路。那时候,我是住在工人东村,慌慌忙忙地是要去看赛龙舟,一是去南湖,一是去大冶湖,有时也去西塞山。西塞山下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西塞山也正是苏东坡写“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的西塞山呢,唐人张志和写的那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在浙江湖州。儿时则不觉有甚奇特,自也是不知有苏东坡及他的诗。站在了水边,就看那汉子穿了对襟衫,头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