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3页)
边出现第一个窑洞山庄的时候,齐心老人心中那种“回家”的亲切感就变得越发真切而强烈。半个世纪以前的记忆,突然之间,像天空密布的雨雾一般,浓密得再也无法化解。那感情的云团,终于聚集成倾盆大雨,令人兴奋地洒落下来,滋润着大地,滋润着老人渴望已久的焦渴心田,以至使她情不自禁地总要向身边的女儿桥桥诉说往事。
■遥望陕甘边
“桥儿,你往西边看,就在天和山的尽头,那里就是有名的董字塬。是陕甘根据地南梁的南边,也是陕甘宁边区的西南大门。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地区,当时你马文瑞伯伯在那里当地委书记,我被分派到下属的环县曲子镇一带做地方工作。那是南梁老区的地盘,党的工作基础好。那时刚刚到陕北不久,我下到基层很不习惯。首先是‘卫生’过不了关。吃饭也成了问题。记得乡长是个麻风病患者,他的口腔都破了,手上也有溃烂。可是吃饭时,大家还得坐在一起,不能回避,更不能显出怕脏怕传染的样子。就这一关,我咬牙挺过来了。回想起来,那个带病工作的老乡长,一位识字不多的农民党员,他对党的事业十分忠诚,抱着重病,还整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催收公粮,布置农村整党,收缴军鞋,组织赤卫队防特防奸反摩擦……我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也懂得了党员和群众的鱼水关系。这一带,也正是你爸爸当年开辟的红地。他在老乡中很有威信,老百姓一提起边区苏维埃的习仲勋主席都伸大拇指。他还兼任过正宁的县委书记。那时我还没有见过大名鼎鼎的习仲勋,你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从这时开始清晰起来、高大起来。”
齐老说着,扭头看了一眼身边听得出神的女儿。这次陕北之行,母亲还有一个没有讲出口的目的,就是想让儿女们也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知道当年的道路是怎样的艰难曲折,老一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坚持走过来的。
■黄土窑洞的魅力
我注意到了,每当路边出现窗户上贴着彩色窗花,门框上贴着火红对联的黄土窑洞时,齐心老人的眼睛里顿时就充满了融融暖意。那是多么幸福而又动人的一种表情,多么富于感染力的一种神韵。在人类所有的感情中,这又是多么的单纯又普遍的一种感情。当远行多年的游子归来看到了生养了自己的熟悉的家,当儿女听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呼唤时,就会出现的这种表情,如今就浮现在齐心老人的脸上。
听着齐老的回忆,又看到这母女两代人共同对窑洞记忆的珍重和关注,我心中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和陶醉。我想到了“精神家园”这个词语。我由齐老遥望黄土窑洞时脸上浮现出的喜悦深情,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精神富有和意志坚定的力量。老人家之所以敢于并且执着地抱病在古稀之年重走陕北路,正是有一种巨大精神力量的推动。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专利,这就如同她当年冒着枪林弹雨由华北徒步走到陕北投身革命时的精神力量一样的强大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心中突然念叨着冰心的著名诗句,眼睛随着齐老的指向,凝视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