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章 (第2/3页)

非常敬仰的一位革命先烈。

    “李子洲是著名的西北革命先驱。许多年轻人只知道子洲县而不知道李子洲了。”齐老说着,显得很痛心的样子。

    1892年出生于绥德城里的李子洲,一直是陕西人的骄傲,更是陕北人的自豪。他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考入哲学系学习,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他和同学们一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正在曹家的卖国贼章宗祥。1923年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李子洲回到家乡,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开始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他指导学生阅读《向导》、《中国青年》、《共进》等进步刊物,成立学生会,出版《陕北青年》杂志,引导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他和其他进步教师的指导下,1924年底,绥德成立了陕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这一年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也在这里诞生。随后,他又相继指导和派人帮助在榆林、延安等地建立党团组织,在学生中发展党团员,并选派刘志丹等一批党团员进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政治,派党团员到陕北军阀石谦部队做兵运工作,先后发展了百余名官兵加入了中共党团组织,为这支部队后来发动清涧起义打下了组织基础。1927年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在西安成立,他任执委,分管组织工作。后成立陕西省委,他任常委兼组织部长,后兼任军委书记,参与了省委对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的领导决策。1926年11月,李子洲代理陕西省委书记,后被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强不屈,直至病逝牢中,年仅36岁。

    “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

    这是李子洲烈士告别人世时留下的一句话。齐老在李子洲陵前鞠躬默哀。如果说西北革命是一颗参天大树,李子洲就是一粒种子,或者是一个最早播散种子的人。他在西北革命中的影响和地位就如同李大钊对中国革命的作用一样。关于李子洲的革命事迹,齐心在绥德工作时听到很多。在陵园休息室,当地负责同志请她题词,她欣然允诺,用颤抖的手,饱蘸浓墨,写了“革命先驱”四个大字。在她看来,这样的人物,就是要大力宣传。

    ■九贞观今何在

    习仲勋是个急性子,他骑马来到绥德上任,一路风尘扑扑、马不停蹄。进城以后,直奔地委机关所在的九贞观和同志们见面。

    先他两个月上任的地委副书记白治民早已领着大伙等在观院门外。大家一见如故,亲热地握手问好。年轻英武的新任地委书记是大家早已熟知的西北老革命。他的到来,同志们打心眼里高兴,连机关的伙夫都乐得合不拢嘴。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的白治民是春节前就上任的。他是清涧人,一个性格沉稳、忠厚本分的青年同志,他和地委班子的其他领导同志还真诚地叫人在大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