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3页)
是逆境,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是革命处于高潮还是低潮,他都没有动摇这个信念:穷人只有跟上共产党闹革命,才有饭吃,才有出路,才有美好的希望。
眼下,齐心老人正经过努力攀登上一座石台,站立到了当时的会议室——一座较大的方形石窟前。洞口上,挂着“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的标牌。 1928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还在此召开过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陕北特委到会的有白明善、刘志丹、贾拓夫、刘澜涛等。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齐老面对洞窟之中那张以后放置的书桌,和一张后人创作的油画照片,体会着当时开会者的情形。石窟的后掌墙石台子上,有一尊泥塑佛像,正中地上摆着供桌。据讲解员介绍,当时开会,也没有桌椅,人们就席地坐在坑洼不平的地上。门外有人望风放哨。因为此地距敌人盘踞的城中仅三五里地,等于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开会。会后,大家即分头到各地开展工作。
“红石峡”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好了。红色象征着革命,石峡则是“水滴石穿”的结果。艰苦而漫长的西北革命道路,正是像刘志丹、谢子长等这样一大批先烈志士,流血牺牲,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过程。榆林“红石峡”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地方。
歌曰:
秋云初渡归雁翔,
古稀游来拜边墙。
往夜杀声何处散,
星明凌霄费思量。
将军几度攻守对,
统帅一着现弱强。
红崖镇北雄关漫,
柳笛鼙鼓颂忠良。
第07章 无定河畔写春秋
无定河是一条古老的河,也是一条苦难的河。在那动荡不定、骚动不安的河床之下面,究竟埋没了多少征人的白骨、士卒的冤魂?谁又能够说清道得明白?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战马嘶吼,兵戈相见的战场;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屠场;是中原帝国抵御外族入侵的战场;也是穷人造反闹革命的地方。闯王李自成从这里起事,将军刘志丹到这里征战。多少革命者涉过这条河,陕北六烈士在这里就义。这里的风声令人想到烈马的凄鸣,这里的水声令人想到遗孤的哀叹;这里的泥土充满了浓浓的血腥,这里的卵石沾染了烈士的血渍。难怪唐人陈陶,能写出那样的诗句: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哀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裏人。
写得真是哀婉,写得凄惨痛惜。写尽了古往今来人世的不幸与感慨。啊无定河,的确是一首诗,一幅画:匈奴、貂锦,白骨与闺妇……其实历史与现实的区别,无非也就是衣着与言词口气的区别。人的感情,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生老病死还会有什么不同?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信仰与理想而献身,古今又有了多大的区别?但是当你走进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了无定河故事的新编,你就会改变看法,你会觉得他们可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