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2/3页)
回访才看得很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部散记中不断变化场景,使历史与现实不断更迭出现。而事实上,习仲勋和齐心老人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只剩下旧时的地名而已,昔日破碎的山河在人民的手中换了新颜。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北人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辛勤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刘志丹的家志丹县,习仲勋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甘泉下寺湾,而今都成了有名的石油城。而那些由西北红军用双脚踩开的羊肠小道,那些燃过篝火的宿营地,而今都变成了宽阔的交通大道和盛产五谷的良田。尤其是自江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之后,西部的土地绿色多了起来,河流清澈了起来,人民富裕了起来。这些场景通过忽培元富有诗意的描绘,与齐心老人灿烂的微笑交织在一起,给这部散记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40多年前,叶剑英元帅重返延安。这里的一景一物引发了元帅的诗情,历史的影子又照耀在这位开国元勋的身上。于是,元帅口占七绝三首,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仔细看。”是的,历史的雪泥鸿爪是值得后人仔细端详和体味的。齐心老人的陕甘之行,正与叶帅所抒发的真情相吻合。而忽培元的散记,从另一角度来讲,也正是对齐心老人踏访陕甘故土的一种诗意性的抒发。
附录二:忽培元相关回忆四则
·习老的教诲
忽培元
很小的时候就听到“习仲勋”这个名字了。是从祖父的故事里听到的。我的祖籍在陕西渭北朝邑县(今已并入大荔),紧靠着富平和耀县。富平是习老的故乡,耀县北山则是他早年闹革命的地方。祖父是个好赶热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周围各县的大小庙会,他都不误。说有一年在耀县四月八庙会上,他遇到了一个人立在戏台上讲话。那人个子高,面貌英俊,腰间扎着皮带,别着手枪,精精干干,讲的都是咱穷庄户头爱听的话。讲到紧火处,就举起拳头喊口号:“打倒地主老财”,“打倒封建剥削”,听的人就跟着喊,还有的人拍手叫彩,像捧名角子唱戏一样热闹。人群里便传开来,说这就是富平闹革命的习仲勋,能文能武,见过大世面,会飞檐走壁,双手放枪,连杨虎城的队伍都拿他无法。祖父讲到这里,满脸兴奋得涨红。他当时已是70多岁,却像突然变年轻了,说:“咱一听,就赶紧拨开人群往前挤。碰巧人家讲完了话,跳下戏台同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握手。刚好叫咱碰上。人家握着咱的手问话,咱刚一开口,人家就说,‘你像是东府人?’咱说‘是朝邑安仁镇’。人家说,‘你那地方我到过,黄河边崖上,土地平,今年麦情好吧?’咱说‘好着哩’。人家大声说,‘麦子丰收了,不能填财东的没底坑。’听,人家说这话,咱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爱听。”末了,祖父问我,你娃知道这个习仲勋是谁不?我说不知道,祖父很神秘地说:“现如今人家是咱北京国务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