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3页)
于未然嘛!”
群众舆论也在纷纷议论,对岸东市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质疑,要求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郑铁于是几次召集书记会,专题研究加大本市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力度。
腐败在中国已是危及社稷的严重问题,腐败发生的区域几乎无处不在,其中更有高发区域,成为重灾区。那么中国目前到底有多少“腐败高发区”?
因为某一行业、某岗位相比与其他行业、岗位的腐败现象更多,这样的行业和岗位就被人们称这腐败高发区。腐败高发区有多少?虽说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肯定,腐败高发区是越来越多了,就连一些过去的“清水衙门”如教育、医疗等部门,协会、团体等单位,现在也变得水也不清、鱼也不净了。
公认的腐败高发区,从行业的角度看主要有:党政机关。上至副国家级下至科局级甚至一般干部都有腐败案件发生;交通系统。河南的三任交通厅长相继落马;金融系统。有行长腐败,也有信贷员携款外逃;建设系统。在工程招标投标中收受贿赂。从岗位的角度看主要有:县委书记。安徽省连续有18个县委书记因为腐败问题被查处,2005年秋刚刚受审的四川省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仅在1999年至2004年5年时间内,卖官收入就达3200多万元,平均每年630多万元。
这些腐败高发区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这些行业、岗位比其他行业、岗位的腐败问题更突出,更引人关注,群众意见更为集中。但腐败高发区绝不止这些行业和岗位,事实上腐败高发区的界限已经越来越不明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岗位向腐败高发区的方向发展,或者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不管什么行业,凡是有权力的地方,腐败就容易滋生,其中一些重要岗位、重要人物、重要环节,管理人、财、物的岗位和人员,腐败现象一直以来居高不下。
腐败高发区的不断形成和出现,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制度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缓慢,对权力监督的疲软无力,监督的形式不少,但管用的不多;二是落实不力。预防的措施流于形式,制度建设还有漏洞,廉政教育走了过场,有的部门、有些地方并没有认真贯彻中央反腐败的战略部署,惩治腐败的决心不下,惩治腐败的态度不硬,惩治的力度不够大,不少腐败逍遥法外;三是腐败文化。长期的封建传统和现实中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的屡见不怪,使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对腐败的宽容、默认,甚至纵容、羡慕,反正个人也决定不了社会潮流,许多人只好选择了随波逐流,有时候不合俗、不腐败甚至难以立足和生存。
面对到处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群众深受其害,怨声载道,有的人不禁怀念起毛主席领导的时代,说:那时虽然穷点,苦点,但哪有这么多这么厉害的腐败?群众心气大多还是顺的。中国人有个传统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生活是好了,物质是丰富了,收入是增加了,但社会不公严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富的真富,穷的太穷,社会治安不好,群众情绪很大,社会稳定也大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