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1章 (第1/3页)

弗洛伊德把压抑的特点总结为把不想要的感情转移到潜意识中的方式。在佛教中,这种冥想方式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来克服我们欺骗的本能。无论我们没有注意到什么、不承认什么,我们往往都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如果长大成人后发泄怒气会被认为无法接受,会破坏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就可能通过挑剔、指责、坚持或长期不满来隐蔽地表达我们的感情。当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觉得别人身上的类似方面也无法忍受,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正在这么做。

      欺凌弱小者被潜在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吓倒,通过严厉无情地对待别人得到补偿。成功的行政管理人员被不够格的感觉所困扰(自己还不承认),总是炫耀他的成就,喋喋不休地谈论他认识的名人和要人。礼貌得体的女主人不能面对自己潜在的嫉妒,寻找微妙的方式贬低和摒弃她周围的每个人。“恶的核心缺点不在于罪而在于拒绝承认它,”《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书的作者M·斯科特·佩克(M. Scott Peck)这样写道,“邪恶攻击他人而不是面对它们自己的失败……因为它们必须否认自己的恶劣性,它们必须把其他的看成是恶劣的。”

      反过来可能也对。陷入对自我的狭隘看法,我们可能也无法注意到并培养我们潜在的长处。就像我们压制自己令人讨厌的地方一样,我们也无法给我们最优秀的品质以荣耀。面对现实还意味着承认、褒奖我们自己的长处。

      几千年来,圣人明白了最终的精神挑战是“觉醒”。在古典时期,古希腊人在帕尔纳索斯山上写下两首训词。《了解你自己》(Know Thyself)是最著名的。第二首翻译过来大致是《了解你自己的全部》(Know All of Thyself)—这承认了我们必须看到表面下的东西来找出真相。其他的现代思想家回应了这一点。神经病学家爱德华·惠特蒙特(Edward Whitmont)写道:“直到我们真的按照我们的本来面目看待自己(我们会为此感到震惊),而不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或满怀希望地假想的样子,我们才能迈出通向真实自我的第一步。”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

      当罗杰第一次来找我们,他觉得自己诚实、直率。可是他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事往好处说。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很普遍。面对难以应付的要求,我们习惯了长期处于不痛不痒、稍有不满的状态,以至于我们觉得这就是现状,而忘记了感觉上还能有什么差别。或者,我们否认现实,麻木不仁,坚持情况很好,即使从长远看我们的权宜选择毫无疑问是有破坏作用的。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在罗杰的同事们的反馈的帮助下,罗杰发现了一些策略,他正是用这些策略来否认或回避对他生活中更让人不快和无法接受的方面负责任的。责备他人、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就是一个主要的办法。他把工作中的麻烦主要归罪于他的老板不在意他以及经济环境,他用自己无法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