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章 (第3/3页)

现在再指一条路给你。’于是,大师说了一首偈:‘不见一法存无见’,诸位要特别留意‘存’字,不见一法是对的,你存一个‘无见’就是毛病。为什么?无见还是一法。‘大似浮云遮日面’,心里有个‘无见’,就是一片浮云,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遮盖住,所以你不能悟入。‘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这是承上文‘无一物可知’而说。但是,不可以执守空知,若执守这个空知,岂不像木石一样吗?你为空知所障,像太虚空生闪电一样。‘太虚空’比作真如本性,‘闪电’便是障碍,若你不守空知,太虚空就不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这个知见忽然生了。‘错认何曾解方便’,以无知无见为是,而失去见性的捷径,这就是错认,这就是不曾解得方便法门。‘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这桩事是要自知其非,自知见与知统统都要离开。《般若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必须要把‘知’与‘无知’两头坐断,这个时候心性才真正的清净光明,灵光独耀。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以,只要我们摆脱一切妄缘,就是如如佛。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听六祖这段开示后,豁然大悟!于是,说了一首偈:“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这四句偈的大意,是说他自己以前的过失,确实是无端生起的知见。学佛之人最怕的就是著相,菩提是觉,著相是迷,哪有著相求觉的道理?你要想开悟,你有这一念就是开悟的障碍。所以,真正要求开悟,是心里一念不生,而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这才有入处。智常又说:“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自性’就是大觉的根源,称作佛性,亦称心地。‘随照’,随著见知照了万物;‘枉’是冤枉,冤枉是说念念迁流。这是讲凡夫地的境界。后两句是歌颂六祖开示之德,‘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若没有到祖师这里接受指导,必定依然是趣向于两头。‘两头’,一个是‘存无见’,一个是‘守空知’,这两头都是障碍,两头都不能悟入。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禅师问六祖:‘佛法常讲三乘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了解这个道理,希望祖师开示。’六祖说:‘你学道,要懂得观自本心。’观自本心,就是观照般若。在一般经论中,是以观世音菩萨做代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