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8章 (第1/3页)
但是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物质可能是炽热的气体,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地球表面很可能会被它焚为灰烬,或者地球的大气层会遭到有害气体的严重侵袭,从而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然而,后一种的可能性非常小!巴比奈(7)认为,即便是在高空边缘部分,地球上的大气也要比彗发和彗尾的密度大许多,有害气体是难以侵入的。牛顿也说过,如果把一个半径为146000万公里的无核彗星压缩到相当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仅用一个直径为25毫米的小酒杯足以容纳它们。
因此,如果彗星只是由云雾状物质构成,就算它们与地球相遇,那也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如果彗星是由坚硬的物质构成,那么碰撞后将会如何呢?
彗星撞击地球
首先,这样的彗星存不存在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当彗星的收缩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它的形态就会由气体变为固体。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在地球上仰望星辰,如果此类彗星正好从中间经过,那么它完全可能将人仰望的那颗星星遮掩住。
阿纳扎戈尔(8)曾经表示,在公元前480年的塞尔塞思(9)时代,曾有一颗彗星遮住了太阳。另外,狄戎也曾看到过这种现象,时间是在奥古斯都大帝(10)去世的前几天。当时遮住太阳的不可能是月亮,因为当时月亮在地球的另一面。
还有一些专门研究彗星的天文学家,他们对上述两种观点均持怀疑态度。或许,他们这种怀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最近的两次发现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理由对核彗星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了。1774年彗星和1828年彗星,它们都曾经遮住过八等星。而且,经过直接观测,人们认为1402年、1532年和1744年的彗星都有坚硬的彗核。至于1843年彗星,我们就更没有怀疑的理由了。当时,彗星所处的位置就在太阳附近,即便是在中午时分、即使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不仅可以断定有的彗星的确有坚硬的彗核,而且还有人对这种彗星的体积作过测量。例如,1798年彗星和1805年彗星——即甘巴尔彗星的实际直径为44公里至48公里,而1845年彗星的实际直径则为12800公里。由此可见,1845年彗星的内核比地球还要大,如果它与地球发生碰撞,那么它所受到的损失可能要小于地球。
至于人类已经观测过的其他几个主要的云雾状彗星,它们的直径都在28800公里到180万公里之间。
因此,根据阿拉戈的观点,太空中存在着或可能存在着:
一、无核彗星。
二、其内核可能为云雾状的彗星。
三、有坚硬而密集的内核,因此其明亮程度要超过行星的彗星。
在探讨地球和彗星发生碰撞将产生怎样的后果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指出的是,两颗星球即使不是直接相撞,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彗星的体积很大,那么即使它仅仅从地球身旁经过,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不过,如果彗星的体积很小,那就不会构成什么威胁了。比如,1770年彗星尽管与地球相距仅有240万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