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21 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资料?那搞安-124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21 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资料?那搞安-124吧 (第2/3页)



    运-15的最大起飞重量比伊尔-76少了四十吨啊!

    而伊尔-76运输机秉承着苏联装备一贯的特色——傻大粗,耐操,空重超过90吨。

    大飞机,越重,使用成本也就越高,毕竟需要消耗更多的油料来维持飞行不是?

    原本,国内航空工业基础是学的苏联的,但是后来发展运-10,就开始使用西方的标准,技术也向着西方靠近。

    西方的飞机,因为材料跟工艺更先进,同等类型的,重量要比苏联的轻不少。

    当然,也因为这些原因,西方的飞机在耐操程度上,是没法跟苏联比的,在非洲草原上的狂野起降,同类型的西方飞机是没办法做到的。

    “咱们的技术超越苏联?”工作人员有些不理解。

    他也知道谢凯的性格,见谢凯没主动解释,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问。

    “伊尔-76的制造资料如同鸡肋?谢凯什么时候这么不重视苏联技术了?”柳东盛拿着手中翻译过来的电报,问罗峰。

    罗峰更是不知道。

    “没有别的?”

    “有,凯哥说,先期搞的数量不能超过20架,之前在国内时候说的五十架太多了。不知道他又抽什么风,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罗峰还是有些惋惜的。

    伊尔-76运输机,是好东西。

    尤其是现在价格还便宜。

    明天去看了空军基地的伊尔-76现实情况,直接就可以谈价格了。

    “其实20架的数量倒是不错,整个乌克兰境内拥有的伊尔-76数量也不到50架呢,搞太多,麻烦。即使两千万美元一架,这也得十亿美元了……”柳东盛倒是觉得这数量比较合理。“可我就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就瞧不上伊尔-76的技术图纸了。即使不仿制,用来参考学习,也是不错的啊。”

    以柳东盛对谢凯的了解,从最开始,谢凯一直都最希望搞到的是来自苏联的技术资料。

    搞到资料,不是为了自己直接用图纸来制造,而是研究苏联的技术过程进行学习,弥补国内的不足。

    404基地是一个科研基地,如果一个项目从头开始搞,搞成功也会跟国际上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站在他国科研基础上,学习的过程中消化,加以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开发更先进的出来,这起点就会高很多啊。

    谢凯怎么就转性了呢?

    要知道,苏联境内,可是有不少收破烂的,连各种工厂里面的废纸都收购,运回去加以整理,作为学习研究资料使用。

    现在居然瞧不起伊尔-76的制造图纸。

    难道是因为搞了太多技术资料,谢凯膨胀了,膨胀到瞧不上伊尔-76技术图纸的程度了?

    既然这样,谢凯应该是想要安-124这种世界最大战略运输机的图纸了。

    “搞安-124的图纸?小舅,这个难度太大了。红旗集团不是跟安东诺夫有很多合作吗?之前才引进了全套安-22战略运输机的设计制造图纸呢!”

    罗峰被柳东盛的喃喃自语给吓到了。

    安-124鲁斯兰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除了安-225外,最大的军用运输机。

    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载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