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3页)
张的美国满心瞧不起;
第三阶段,“仁恕”阶段——从1905年到1937年,义和团起义之后,美囯作为出兵镇压义和团起义的八个列强之一,利用满清政府对美国的庚子赔款,出资在中国办学堂,以为这是对中国的“仁恕”;
第四阶段,赞美阶段——从1937年到1944年,这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国的利益一致,美国需要中国的力量,因而对中国军民有过短暂的赞佩;
第五阶段,失望阶段——从1944年到1949年,这是由于美国寄予莫大希望的国民党反动政权腐败无能,土崩瓦解,引起美国的极大失望;
第六阶段,仇视阶段——从1949年到1972年,因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并领导着中国,这对于把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的美国来说,适不能容忍的;
第七阶段,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虽已解冻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由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美国对中国该采取何种态度,还犹疑不定。
伊萨克对今天的中美关系如何看法,我没有去了解。但是 根据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现实表现,人们不难看出,当今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决策层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仍是敌视的。同时,按照伊萨克划分的这7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从1848年以来将近一个半世纪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美国对中国都是轻蔑的、仇视的,即使是“仁恕”,也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性质。这一切,都是从“美国中心主义”出发,对中国没有平等可言。要知道,“人人生而平等”,可是写在美囯《独立宣言》里的。为什么对中国人,就不讲平等了呢?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威廉姆斯在他的《美国外交政策的悲剧》一书中指出,许多美国人认为“其他国家的人民除非走美国的路,否则就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把创造出并欣赏着一种不同(于美国)的生活方式的外国人视为低下、落后,应当按美国模式来教育和改造”。可以想见,在这样一种“美国中心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该会多么偏颇。
历史是美国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我在美国进修时,专门学过美国外交史。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美国这方面的专著种类之多,确实令人惊讶。无论是研究的题目还是观点,各种各样,所依据的材料来源似乎也十分丰富。然而时间稍长,我便感到在那众多的史书中,缺了点什么。因为那些教科书、参考书,都是美国历史界和政界人士撰写的,尽管他们彼此观点不同,有些甚至对美国政府抱有相当激烈的批评态度,但终究都还是从美国人的立场、角度来看待问题,解释问题的。非美国人的著作极少见到,更不要说用做教材了。像中国人、朝鲜人、 菲律宾人、越南人、墨西哥人等等,对他们各自的国家在历史上与美国的冲突是什么看法,在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很少能得到真实完整的反映。而这些国家的人在历史上,有的现在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牺牲品。受着这样一种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