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章 (第3/3页)

史观的陶冶,美国新闻界对中国的态度,怎么能做到客观公正?

      从“美国中心主义”出发,美国主流媒介有着强烈的泛美主义思想。这一点,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被视为美国统治阶级最有权威性的代言人之一、对美国政治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的新闻类周刊《时代》的创办人之一亨利.卢斯。卢斯于1898 年生于中国的山东烟台,父亲是一位传教士。卢斯成长的时代,正是美国开始在世界扩张,一步步走向帝国主义的时代。可以说,他是和美国的扩张主义政策一起长大的。卢斯全身心地支持这个政策,是最先提出“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人之一。早在1920年,22岁的卢斯就在给耶鲁大学校刊写的一篇文章中激励他的同龄人“燃起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他在文中写道:

      当我们在20年后讲到“美国”时,愿这伟大的名字在全世界至少意味着两点:第一,美国利益应当受到尊重,美国公民有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贸易和生活,无论美国的商人走到哪里,他们的经济理想都要得到承认;第二,但凡发生国际争端,都可指望美国来协助解决……

      从这一立场出发,卢斯和与他共同在1929年3月创办《时代》周刊的布里顿.哈顿在创刊号上直言不讳地宣布:

      在公共问题和重大新闻上,不可能有完全的中立,也不应当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因此,编辑不能没有某种偏见……

      出于这种“理想”和“偏见”,卢斯对凡是阻碍美国的“经济理想得到承认”,也就足说阻碍美国在世界扩张的国家,当然抱着敌视的态度。妖魔化的工作早在30年代就已开始了,不过那时首当其冲的对象是苏联,是斯大林。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尽管后来成为独裁者、法西斯头目,但由于他被卢斯视为反苏盟友,《时代》周刊仍不惜笔墨,为他粉饰。而对斯大林,则是另一种态度。且看当时《时代》对这两个人的形容:墨索里尼一出现,总是“面色红润”,“愉快”,“笑逐颜开”;斯大林则“面容露出残忍的神色”,面孔“俨然是东方人无倩的坚硬面罩”。墨索里尼“着装整洁”,斯大林是“衣冠不整”,讲起话来,墨索里尼是“宣布”,“命令”,“说”,而斯大林只要一开口,就是“吼叫”,“历声喝道”。大群人的出现,在意大利是“群众”,在苏联就成了“暴民”。就连天气和景物,苏联的也必然是“凜冽”,“单调”,“荒凉”;意大利则是“湿暖”,“明朗”,“亲切”。【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卢斯早已作古,苏联也已经解体。但是,美国主流新闻媒介在冷战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却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改变,卢斯的阴魂不散,他的手法仍在被沿用了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介一直在按照东西方对峙的框架理解并解释世界的冲突,追随他们本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将共产党领导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一概视为对手或敌人。在他们的字典里,共产党、社会主义,就是“极权”、“专制”、“反民主”的代名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