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29章 (第1/3页)

从1992年夏起,我毎年回到北京,在那儿遇到过许多美国同事和朋友。我也听他们说起林培瑞教授在北京办学的事。

      我和林教授认识有不少年了,只是还没在北京见过他。这次他未能被中国主人邀请,肯定是另有原因。虽然其中究竟有何奥妙,局外人无从知哓,但明眼人只要看看林培瑞教授这些年风尘仆仆,所从事的有关中国的一系列活动,就能把他未被邀清的原因,猜个八九不离十。【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但你不欢迎我也无妨,我仍可以不请自来。此路不通,绕道而行,这正是某些人的智慧。

      这一回,林教授果然另辟蹊径。他先不慌不忙地飞到香港,然后在香港顺利地办到了旅游签证。这一着的确很髙明。看来,林教授对这一着把握的的确已近乎炉火纯青。

      不过,他这番“曲线入国”之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吴弘达的故事。

      我无意把林教授比作吴弘达,但走笔至此,却不由得产生以上联想。吴弘达的故事就发生在1995年,距今时间不长,而且这故事在美国和西方一直被媒体妙得很热,现在依然十分流行。无独有偶,林培瑞教授正是大力支持吴弘达“捍卫人权、反抗暴政壮举”的一位美国权威人士。他在各种不同场合,都不忘提吴弘达的例子。他俩其实也常常在相同的场合出席相同的集会或活动,如在美国国会审批中国“最惠国待遇”和所谓人权、西藏等中国问题的听证会等。

      很显然,林培瑞是一位在美国社会非常活跃的知名人士。他的知名度来自于几个方面:他是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权活动家”;他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还是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

      作为同行,我与林教授打过不少交道。坦率地讲,对林培瑞教授的并非来自学术成就的名望,我不抱有任何敬意。

      当曾在毛泽东身边做过保健医牛的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出版时,林培瑞在《时代文学》副刊上立刻以“中国问题权威”身份发表书评。为这本书做序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德魯.内森(Andrew Nathan,中文名宇叫黎安友)。在序中,这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对李志绥的文字大加发挥,把毛泽东描写成一个封建暴君和靑面僚牙的吃人生番,同时又把毛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大大丑化。林培瑞在他的书评中,对大胆暴露毛的私生活的李志绥赞许有加,又特别强调,这书书因为有了黎安友的序文,就“更有权威性”了。

      林培瑞在其他场合发表的有关中国的言论,大都与所引的上文口吻相差无几,也与美国国会中的反共保守的代表人物赫尔姆斯参议员等的口吻相差不远。他的这些言论的意识形态色彩鲜明,遣词造句中,充满冷战煽动性,听上去非常像一位职业反共政客,师不像一位平和执中的学者。实际上,林培瑞也的确是华盛顿国会山的常客,只要有反华的听证会,他十有八九会出席。可以想象得出,林教授与赫参议员一个台上,一个台下,一唱一和,鼓瑟相鸣,为美国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