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8章 (第1/3页)

1951年返归袓国,应邀任教于燕京大学。巫宁坤放弃在芝加哥大学就要拿到的榑士学位,回国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拳拳赤子之心,不可抹煞。

      当年他回囯时,为他送行的是日后享誉世界的李政道。他们同是芝大的博士生,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书中记述了这段历史性的告别。

      巫宁坤问李政道:“你为什么不回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呢?”李“脸上带着一丝会心的微笑”,回答说:“我可不想回去让别人给我洗脑”。

      就这样,巫冒着“被洗脑”之险,回到北京,任教燕京大学。燕京很快在全国高校调整中被撤销,教员并入其他各大学中。巫宁坤因“表现不够积极”,被调离首都,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英语系。生活的折磨从此开始了。

      在天津的4年中,“没有可以促膝谈心,一道品咖啡的朋友,生活单调而枯燥”。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又被怀疑为“潜伏的反革命分子”。

      在这段黯淡的日子里,他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终生相伴的爱人。1956年初夏,对巫宁坤的审查终于不了了之,他奉调回北京,任教于中央党校。妻子也辞别了故乡和亲人,随夫赴京。这时,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国内政治气氛较为宽松。巫宁坤与钱钟书、卞之琳等著名学者,被调去翻译中共八大文件。接着就是“大鸣大放”,一向不谙世故的巫宁坤真诚地向党提了意见。在不久到来的“反右”运动中,首当其冲被打成“右派”,并同当时很多的知识分了一道,发配到北京郊外的半步桥农场劳动改造。

      1958年,他在劳动改造的时候,女儿降生了。父为“右派”,母为基督徒,这个孩子从降生起,就受到“特别待遇”。后来,巫又被遣送大兴安岭兴凯湖农场。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女被迫“响应党的号召”,去到安徽大学教书。在东北正赶上3年自然灾害,巫在这穷乡僻壤所受的饥饿寒冷和劳苦,胜过苏武牧羊。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饥饿寒冷一阵阵袭来,我的耳边便会响起莎士比亚剧中凯撒大帝的声音‘我来了,我胜了,我要征服你们’。”真不愧为英美文学教授, 一生中最艰苦的时候想起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名词,这样的写法真是精彩。

      终于回到家中,后又在安徽大学执教。安定的生活刚刚开始,就来了“文革”风暴, 一家人又陷苦难之中。巫这一次又变成了“牛鬼蛇神”。牛棚的磨难,使他更加成熟起来,“这一次,莎氏的台词被改作‘我来了,我受苦,我活下来了’。每天在心中一遍遍默念,用这样的‘精神胜利法’度过难关”。

      “牛棚”与“兴凯湖”是全书最为感人的篇章。出身于书香门第,留学海外,一直在大学任教的书呆子,就这样被命运捉弄,处境维艰,心灵震荡,不难想见。难怪国内资深翻译家董乐山先生在一篇书评中说:“每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中囯知识分子,读到这里都会掬一捧同情泪。”(《读书》1995年第10期)

      “四人帮”倒了,巫宁坤终于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