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9章 (第1/3页)
张戌是从一个“文革”的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回忆那段历史往事的。
从父辈那里继承的英雄主义理想和无产阶级思想,使她在“文革”之初表现得异常狂热。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后,她的革命理想逐渐破灭,感到迷茫、失落。她在书中表白,自己选择的是一条个人奋斗之路,尤其是个人努力。“我令天的一切,是靠自己得来的。我没有靠党组织,靠人民,靠同志,靠父亲。只有靠我自己。”
这一番个人主义的表白真像美国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的独白:“他(盖茨比)在那么多俊男靓女的簇拥下,但我能看出他的孤独。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到今天,是啊,没有别人,只有他自己……”’
个人奋斗是西方文学恒久不变的主题。张戎只是将它置于现代中国的环境之下,讲一个中国反传统的女子的孤身奋斗,来博得西方读者的兴趣。张戎用英文写的《鸿》与前几年在中国风靡一时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读者群是那些向往美国财富和浮华的中国人,而张戎则已经与“国际接轨”,打入了美国畅销书市场,吸引了一批西方读者。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可惜的是作者的心态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太过相似,一味表白自已的个人奋斗,把好端端的一个真实故事,抹上了太厚的艳妆,反到显得做作和虚假。她的美国读者也许无法察觉到这点,他们也的确喜欢张戎的童话故事般的夸张和煽情。这是美国的畅销书市场所培养出的趣味,一个竭力要与国际接轨的作者,怎么能不全力以赴地奉迎国际市场的时尚呢?【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鸿》有个非常女性化的副标题——《中国的三个女儿》。张戎的外袓母、母亲、她自己的经历,涵盖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从一家三代的经历,来折射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变迁, 这样的大手笔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可惜的是这位作者过于浮躁,缺少历史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就拿她的英文来讲,她虽是英语系出身,但她英文的表达程度远不及功底深厚的巫宁坤。如果说《一滴洎》仍不失为一本文字优美的传记作品,《鸿》的叙事则是像平淡单调的历史教种书。
此书的英文直译名字是《野天鹅》。这里面的寓意并不难懂:张戌经过漫长的个人奋斗,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野天鹅。然而这不是单纯的童话,这更寓意着她抛弃了代表蛮荒的中国文化,认同了代表文明进步的西方文化。
张戎既然选择了这祥一个时间跨度相当大的题材,就应当客观地、历史地看待它。然而她笔下的中国依然是一片荒原,在那里,“个人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丑小鸭也永远变不了野天鹅。
这个“野”字又作何解释? “野”或许表达了张戎这样的人的心态。张戎定居英国后,“受到中国当局批评”,因为她是公派出国,应该回国服务。因此,她决定不再讲中文,不看中文 报纸,不与中国人来往,以此把“中国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