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2/3页)
电视台,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哪家媒体敢大张旗鼓地宣传互联网。
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1995年的马云在习惯了以“帽”取人的京城媒体人眼里,充其量是个小小的个体户,头上没有“红帽子”。所以,即便政府允许媒体宣传互联网了,人家凭什么要替你马云宣传呢?
在认清了形势的严峻之后,马云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要做事,先做人;要“搞定”媒体,先“搞掂”与媒体打交道的人。
第一个被“搞掂”的,是一个司机。当时,钱锋告诉马云,他认识一个司机,在《北京青年报》工作。获悉此事之后的马云大喜,他觉得“有戏”了。很快,在钱锋的撮合下,马云和这个司机混熟了,马云决定“有所行动”了,他想让这位司机疏通一下关系,争取在京城的媒体上能发表一篇“软文”。
不过,马云也不“老土”,在1995年那个年代,他就明白一个道理:在市场经济的年代里,花钱不一定能办成事,不花钱肯定难办成事。当然,也许是小题大做了,毕竟,这也是中国人的“人之常情”了。
马云很慷慨,一出手就给了这位司机大叔500元。区区500元,犯得着用“慷慨”来形容吗?且慢,那还是1995年的北京,1988年马云刚刚任教时,每月工资是89元;1995年,马云决定正式下海离开学校时,他的同事们刚刚涨工资——涨到了120元,那时,同事们都很兴奋,终于“破百”了。所以,如果马云那时没下海的话,当时的500元相当于他四个月的工资还多个零头。
而且,马云也做好了这笔“巨资”打水漂的准备了,他拍拍那位司机大叔的肩膀:“哥们,不管是什么媒体,管他大报、小报,只要能发出去,这钱就是你的;就算发不出去,这钱还是你的。”
不过,这位司机师傅却是很敬业,他告诉马云:“《中国贸易报》可能有戏。”马云不解,进一步问之,司机告诉他,《中国贸易报》是个很有魄力的媒体,如果能打通关系,兴许可以发出去。
无论如何,一定要试试再说。于是,抱着一种“死马也当活马医”的想法,在青年报那位神通广大的司机师傅引荐和哥们钱锋的“护驾”下,马云终于走进了《中国贸易报》的总编办公室……
2.贵人相助
接见马云等人的那位《中国贸易报》总编,名叫孙燕君。见面之后,马云很快从电脑中调出中国黄页的Homepage,一页一页地演示给孙燕君看。当时,由于当时的网速实在太慢,颇为细心的马云提前就把所有的网页都储存在电脑硬盘里。面对电脑屏幕,神采飞扬的马云又开始宣传他独创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原本限定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一谈就是大半天,马云就这样跟孙燕君云山雾罩地大侃。
实际上,当时的孙燕君对互联网也是一知半解,马云自己也讲得似是而非,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达成一种共识:Internet是个有前途的东西。
几天之后,一篇50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