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章 (第2/3页)

红崖湾实行包产到户,是因为他一遍遍地自问“我们为什么非要把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把自己套死,把老百姓套死呢?”他曾于1962年在甘谷老家工作时,就搞过大包干的示范,他知道包产到户适应广大农村的实际,深受群众的欢迎。他早就在比碧岩公社自然条件更差的德兴公社做过将“集体牲口分到户”的事情,在县委大灶受集市贸易不活的限制致使工作人员没有菜吃之苦的时候,敢于带领县委大胆决定恢复集市贸易。他从下乡调查中知道在60年代初碧岩公社就有人大着胆子偷偷尝试大包干。在他的默许支持下,上下一致共谋百姓生计的大事就在贫困山区的红崖湾生产队秘密开始了。

      美国预言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从上到下是形势,从下到上是趋势。”如果说1978年秋,甘肃的红崖湾、安徽的小岗搞包产到户,上演中国农村改革的多幕剧,方显包产到户趋势的话;那么1984年,即始于包产到户六年之后被叫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措施才最终成为全国普及推行的大形势。事实证明,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趋势比形势更重要,因为,趋势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实趋势永远蕴藏在基层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它代表着千百万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所以,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辞,而是关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

      二、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为什么会出现错位?

      从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到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应该说,从理论上讲,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早已解决了。可是,为什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走过的路总是弯弯曲曲,不是右了就是“左”了,而历次政治运动的结果又像国外评论家讲的:除了培养了一批“政治家”外,最终吃尽了苦头的还是老百姓。

      在那个政治色彩过于浓烈的时代,我们的确很少发现有多少人能按照党的“实事求是”的要求去做的,很少发现有多少人能做到像陈云同志倡导的“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呀!我们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极“左”路线走到极点时的理论回应,也是总结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

      回头看,复杂的事情简单了;简单的事情往往被复杂化了。红崖湾生产队的包产到户就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当1977年12月下派到碧岩公社当书记的袁志茂同志首先发现红崖湾生产队的生产无法进行时,就向器重他的县委书记张自强汇报了实情:有十几户人家的红崖湾生产队,群众生活特别困难,解放以来,没给国家缴过一斤粮,年年吃回销粮,生产队长不是选的,是家家轮流当,当时队里的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已经出外要饭打工,连队长也没人当了,生产无法进行。一个参过军、算是见过世面的公社书记,与一个坐过“牛棚”、尝试过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