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3/3页)
左”路线苦头的县委书记“一拍即合”,开始进行一件政治冒险。县委书记是有顾虑的,他对公社书记说:“可以试,但要把后路留开。出了事,我担着,你不要承认。还要求当年收成后,第一场打碾的粮食必须按公社分配的数目缴清公购粮。”意思也就是后来人们总结包产到户的优越性时常讲的一句话:保证第一要完成国家的,第二要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一年之后,包产到户解决了饥饿问题,给国家缴了公购粮,显示出了他的优越性,成为周左方圆人们热眼的实事之时,1979年春,在甘肃出现了“倒春寒”,发生了著名的“张浩事件”——省档案局干部张浩向党中央反映对包产到户不满的信件,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同时配发了编者按,支持张浩的观点。这立刻在已推行农村改革的地区引起了震动,使方显活力的包产到户陷入“混乱”。有人重新开始“政治挂帅”、“上岗上线”了,说什么“把土地分给私人了,这如同走钢丝,危险的很呀!”“搞‘单干’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尽管还没有人敢公开说包产到户是刘邓路线“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四大自由(土地租佃和买卖自由,借贷自由、贸易自由)”的流毒,曾经因执行这个政策而坐“牛棚”的张自强不得不作好第二次坐“牛棚”的准备。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群众一旦发动起来就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横加阻止。正如沟门大队党支部书记向张自强所说的那样:“他们都从来缴不起皇粮的人都带头交公购粮了,你瞒着不说,还要制止,那可不行。这与你起面(发酵面)一样,在放了一疙瘩酵子的面盆里,已经起来,从盆的四周溢出来了,你要收拾也就收拾不住了。”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的群众实在太怕饿肚子了,多么急切地想改变现行的制度。
1980年,一位支持包产到户的新华社记者在陇西调查临走时对张自强透露消息说:“你要注意看《大内参》,中央要有态度,先是在《大内参》上发表出来,红头文件上来得迟。”1981年前半年,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冯纪新来陇西调研,县委抓住这一时机,努力把包产到户的优越性反复讲了整整两个小时,尽管省委书记脸上没有不满的表情,但他始终没有表态……
有些善于“劳心”的政治家或知识分子,也许认为群众是思维直白、行为简单的“劳力”者。群众为了不做饿死鬼,就不怕冒死签约,为了感恩戴德,就愿为为民做主的右派分子送牢饭,而当时的许多党员领导干部不敢“包产到户”,怕丢了乌纱帽,丢了自己的那个“官”!对此,我们的思维显得缺失。英国中世纪哲学家威廉·奥康发明了一种思想武器,后人管它叫“奥康剃刀”,即说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若有两组不同的假说,应该采取比较简单的那一种。是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再让缴上国家的公粮,这么简单得让一个剃刀就能解决了的事情,怎么在历史和现实中就会变得那么复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