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章 (第3/3页)

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它都逊色于前代。

      首先是人口损失严重。明清易代之际,人口损失至少四千万,其中直接死于清军屠城的就高达七百万。据《扬州十日记》所载,仅扬州一地,焚尸“约计八十万余”。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是四川人口的变化。《清史稿》中记载的王骘给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频繁,荒烟百里。待变乱平定之后,全省只有一万八千多男丁,还没别的省一县的人口多。有学者认为真实的数字并没有这样极端,有大量逃亡隐匿人口没有被统计出来,但是人口损失惨重却是真实的:从1626年到1661年三十年间,四川人口由三百五十六万降到九十五万,损失了四分之三。

      除了人口方面,经济方面的损失也是惨重的。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也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明末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苗头被扼杀,从此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唐甄概括康熙四十年盛世的经济状况是“四空”——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说,清政府统治中国五十余年,四海之内,日益贫困。粮食不值钱,但百姓吃不起(谷贱而艰于食);布匹虽然便宜,百姓却穿不起衣服(布帛贱而艰于衣);商人用来运送货物的舟船都卖了,货也都换成了钱,没人做生意了;当官的离职后无以为家,是四空也。

      金钱是用来互通有无的。然而当时,即使是中产之家,一个月也见不着几个钱,没钱买东西,更不用说更穷的人了。当时农民多被冻死饿死,农作物皆亡,丰年也与凶年无异。精明的商人也无计可施。走在大街上,两旁的店铺里摆满了美玉、华服,看起来一片繁荣。然而走入百姓家中,则是另一番景象:早上没有粮食做饭,只好不开火;冷天没有东西御寒,只好蜷着身体驱寒。吴中的百姓因为贫穷,只好把儿女们卖到远方,美貌的男子卖身为戏子,长得丑的去做奴才。美貌的女子给别人当妾,长得丑得只好去做奴婢。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也写道:“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第一个对“康乾盛世”提出质疑的中国人大概是鲁迅,他看了外国人的一些记载后,怀疑“康乾盛世”完全是文字狱吹出来的,事实上,“康乾盛世”的工业总产量还不及明末万历年间。

      文字狱是“康乾盛世”时期对学术文化最大的破坏。清政府为了防民之口,制造了几百起文字狱,还将数百万知识分子流徙到穷山恶水。康乾对文人的极端摧残导致文化凋敝,明末的学术繁荣毁于一旦。而以考经证史为重要特色的考据学兴起,推动着学术向着无聊呆板的方向发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