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2/3页)
志》《临潼县志》等史料记载,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由此可以推测,秦宣太后陵就在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兵马俑坑附近。可见,兵马俑极有可能是秦宣太后的陪葬而不是秦始皇的。
但学者们也提出一些反驳的证据,如在兵马俑中有铜戈上刻字“三年相邦吕不韦”,吕不韦是秦始皇还是秦王时的相国,不可能出现在根本没见过他的宣太后墓中。另外,一号坑前的五个探方内还出土了刻有“四年”、“五年”、“七年”等字样的十余件铜戈,这些字样实际上可以成为确定兵马俑年代的直接证据。又如像“十六年寺工‘某’造”的字样,“寺工”作为中央管理手工业的一个官署,只有在秦始皇时代才有。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兵马俑真是秦宣太后的陪葬,那么哪里是宣太后的陵墓呢?目前考古学者还没有发现足以与兵马俑匹配的宣太后墓。
还有人认为,秦宣太后晚年被迫还政于昭王,无权无势,秦昭王不可能为她修建大规模的陪葬墓。再说,按照《战国策》的记载,秦宣太后不相信人死后还有知觉,所以不可能为自己弄如此大规模的陪葬。因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陪葬墓与秦宣太后没有关系。
众说纷纭,究意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一时间扑朔迷离。或许随着后续的考古发掘,这个谜团终会真相大白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董仲舒无关西汉初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自此,人们的思想被彻底套牢。这一套就是两千多年,人们的想象力被彻底毁灭了。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将董仲舒视为千古罪人。然而,当我们仔细翻看历史,却发现董仲舒是被莫名其妙地扣了个“屎盆子”。
“屎盆子”是怎么来的?
先来看看“屎盆子”是怎样的。
据《汉书》《资治通鉴》等记载,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下诏征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由刘彻亲自主持考试,题目是“古今治国之道”。参与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广川(今河北冀县)人董仲舒也在其中。
董仲舒是治《公羊春秋》学的经学大师,在刘彻的父亲景帝时任博士,为官方讲授儒家经典。武帝时期,虽然也做官,但一直未被重用。董仲舒从这次策问中,读出了武帝求贤若渴的心情,因此他对这次策试抱有极大的期望。
策试结束后,汉武帝亲自审阅策试文章。他发现董仲舒的文章与自己的想法很契合,文章中有勃勃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是,武帝也发现这篇文章闪烁其词,似言犹未尽。于是汉武帝又连续两次策试董仲舒,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董仲舒接受汉武帝三次策试的三篇文章,史称“天人三策”,它与贾谊的《治安策》同称为西汉的“大文”。在策试中,董仲舒畅所欲言,他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法家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