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2/3页)
纸术。这种观点不但在学术圈子引起争议,还在部分程度上影响了新出版的教科书,甚至被外国学者引用,出现在国际相关的学术刊物和典籍上。
难道“蔡伦造纸”又隐藏着一段历史真相吗?
蔡伦造纸的传统说法
105年阴历四月,执政达十七年之久的汉和帝刘肇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兴”。通常来说,改年号一定意味着国家出了大事。
的确,上一年七月,全国大旱,本年度春季,一向为藩邦属国的高句丽又大举入侵,占领了汉王朝的辽东六县。为了振奋民心,刘肇决定改元。多事之秋,让本就多病的皇帝倍感疲惫。此时,时任中常侍,兼少府尚方令的宦官蔡伦不失时机地给皇上打上一针“兴奋剂”,献上了一种书写用具——“纸”。
东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而当时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竹简和丝织物,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形势需求。如果有一种更好的记载工具出现,自然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件。
当左右内侍把蔡伦的纸进上来之后,汉和帝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这种纸质地柔软,便于书写,其最大优点是造价便宜,是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制造的。要知道,先祖们在记载文字的道路上经过了一段非常艰苦的历程。起初,先民们是在龟甲、牛骨上刻画文字,这就是甲骨文。后来,他们开始在铸造的金属器皿上铭刻,称作金文。甲骨和金属不但过于笨重,刻画的方式“写”字也很麻烦。到了周朝,人们才找到了相对好用的一些材料:竹简或者绢帛(缣帛),这些东西要么不方便,要么太贵,根本不利于普及。所谓“竹简”就是将植物(主要是竹子)用刀切成狭长的条状,烤干刮净后,以绳索相穿联,然后在上面书写。绢帛则是丝织物,薄而轻便,有动物丝(主要是蚕丝)和植物丝(主要是麻类)之分,其中动物丝的编织物更适宜于毛笔蘸墨书写。
竹简和丝织物虽然使得文化发展大大进步,但缺陷也非常明显。竹简比较笨重,搬运、传输都很费劲。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自己一天要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可算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了。晋朝人挖掘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从中得到竹简古书十五篇,约有十万余字,装了数十车。这样算来,当时所谓“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只不过读了五万字而已,也没读过多少书。蚕丝织物则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便宜点的麻布织物的纤维较粗不好书写。因此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书籍文件,还是以竹简为载体。
蔡伦的纸出现后,大大降低了纸的造价,并且好用,汉和帝能不高兴吗?于是,他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民间便把他制作的那种纸称为“蔡侯纸”。
以上记载来自南朝刘宋时期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蔡伦传》,是“蔡伦造纸说”最普遍的说法。但是有人根据其他史料或考古方面的资料,对蔡伦造纸提出了质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