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58章 (第1/3页)
除了上面两条强硬理由外,反对“蔡伦造纸”的人还有一个论据。
与蔡伦同时代的刘珍、延笃等人写过一本《东观汉记》,其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意思是他在任尚方之职时做过少量的纸,而不是“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这本书是不会不记载的。
以上种种证据,似乎都不利于蔡伦。难道他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而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事实并非如此。
“灞桥纸”的真相
1957年出土的“灞桥纸”,被很多人作为“西汉时期有造纸术”的论据。它是否真的具有了“蔡侯纸”的特性呢?似不尽然。“灞桥纸”的成分主要是麻,但其麻的纤维丝较长,人工切断的痕迹较少。而且纤维丝常有纠缠成团现象,造成这“纸”厚薄起伏,质地很不均匀。由此可判定,“灞桥纸”的制作过程中,其原料并没有经过切碎、打浆的过程,而这些却都是“蔡侯纸”的主要工序。
部分专家认为,“灞桥纸”属于絮纸,即由败絮残丝纠合成片的东西。更有人说,“灞桥纸”根本就是一堆乱七八糟堆积成团的麻丝,经过铜镜两千年的重力挤压,才形成薄薄的片状。这种东西,压根与造纸术史无关。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从应用来看,“灞桥纸”被用于垫衬铜镜,而没有任何书写文字的标记,靠它来推翻“蔡侯纸”的历史地位,力量太过于薄弱。
再来看看史书中提到的“纸”是什么样子的。
前面所提到的太子用来蒙脸的“幡纸”,经考证,也就是较厚的缣帛。它质地光滑轻柔,被用于书写重要的文字。但它更倾向于是编织物,就像林黛玉题诗的手帕,与造纸术扯不上关系。
《汉书》等书中还提到过一种叫“赫蹄”的纸。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种絮纸,它是在生产丝织品的过程中发明的一种简单的加工物。当时,为了将蚕丝中的杂质去除,并使得原本纠结一团的丝纤维能够分离开来,先民们往往用水对丝进行浸泡,然后将丝铺在垫板上用木棒等进行击打。这个过程中,蚕丝中一些松散的渣滓(称为“絮”)脱落到水中。当处理丝的量很大时,水中这种“絮”也能达到很高的浓度,它们附着在垫板上的席子表面,晾干之后可以揭下来,形成薄薄的一片。用它来写字,很不错。
多次偶然发现之后,有人开始有意识地将那些劣质的丝麻进行浸泡和捶打,以得到这种片状物。这种东西就是絮纸。它与缣帛的区别在于,缣帛是抽出完整的丝编织而成,絮纸则是用抽丝剩余的残絮彼此附着粘合后形成的。两者的原材料质地相同,但成型原理截然相反。
比起缣帛,絮纸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发明的一个前奏。“灞桥纸”应该就是这种絮纸。但这种纸由于做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并不看好纸张。蔡伦看到了这种絮纸取代简帛的前景,利用自己任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场,专门监督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的有利条件,改革造纸技术,独创了切碎、打浆、抄纸、脱水等一整套专业的造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